伊犁新闻网 >财经
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伊犁州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上)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王杨       2023-08-29

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伊犁州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上)

伊犁州是全疆的农牧业大州,土地肥沃、气候温润、雨水充沛,是新疆重要的粮油、蔬菜、林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伊犁马、新疆褐牛培育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农产品品质好,具有发展现代农牧业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今年以来,伊犁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粮食产能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牧业振兴、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农牧民增收致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建设农业强州,着力打造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7月10日,经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现场测定,伊宁县喀什镇其巴图别克村1300亩连片冬小麦高产示范田实收面积160.09亩,按标准含水率(13%)折算后,小麦平均亩产为782.9公斤,这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大面积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该小麦高产示范田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伊犁州农业农村局、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伊宁县农业农村局、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建。据了解,该示范田播种的是新冬52号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特点。该冬麦区种植采用种肥分层同播和干播湿出一播全苗技术以及滴灌水肥一体化、因苗适期化控防倒伏技术等,农技人员多次实地指导,为小麦丰产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今年以来,伊犁州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以“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田用于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多数人就业”为路径,以解决好“土地怎么用”“人往哪里去”“产业怎么建”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三年行动。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加快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有机结合。

小麦单产纪录继续诞生: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种羊场井灌区100亩冬小麦高产示范田实收面积3.094亩,亩均产量达880.3公斤,创全疆地方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2022年,伊犁州新增高标准农田71.5万亩,项目总投资11.54亿元,项目节水量约0.97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产能3575万公斤,农作物新增总收入8580万元,节水、增产、增效等综合效益显著。

3月8日,州直2023年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新源县塔勒德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举行。

今年,伊犁州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18.35万亩(含高效节水100万亩),其中新建103.35万亩、改造提升15万亩。“伊犁州将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十四五’末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伊犁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徐亚民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农民。“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直接提升土地产出,是实现增收的重要举措。过去我种植水浇地,每亩地玉米产量800公斤,今年我种植的1500亩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我有信心将亩产提高到1200公斤以上。”塔勒德镇恰普河村种植大户兰玉林说。记者 卢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