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社会法治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热心助乡邻的高英福
来源:伊犁日报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陈英鸽       2021-09-03

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托乎其于孜村,高英福的名字时常被乡亲们提起,大家都夸他致富不忘本,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8月31日,村民阿克木江·阿西木江不仅还清了两年前从高英福那赊欠的近5000元门窗钱,还额外挣了3000多元,他从心底里感谢高英福的帮助。

高英福出生在托乎其于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就跟随父母到农田里劳作,深知农民的辛苦。因家里人口多、负担重,高英福早早就外出务工,帮助父母分担家庭重担。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卖过瓜子,跑过三轮车,干过装卸工和粮食中介,哪里能挣钱就去哪里,从来不怕苦、不怕累。

2012年前后,政府大力推行的抗震安居房建设政策让高英福嗅到了商机。由于当时房屋建材生产企业少,许多村民为了盖房不得不到30公里以外的地方采购门窗,不仅价格贵、运输成本高,售后服务还得不到保障。高英福当机立断,拿出全部积蓄,并向银行贷款50万元,承包了村里的废旧面粉厂进行改造,办起了塑钢门窗厂。

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第一年因经验不足、原材料投入大、技术管理水平跟不上等因素,高英福的门窗厂经营惨淡。面对困境他不愿服输,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向周边塑钢门窗厂学习取经,通过认真钻研,他很快就优化了加工制作技术,生产效益得到提升。

凭借就近的区位优势、更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售后服务,高英福生产的塑钢门窗很快占领了周围乡镇市场,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塑钢门窗“生产大王”,解决30名当地群众就业。他每年还为困难村民免费安装门窗近3万元。

阿克木江家有4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在读大学,生活负担较重。家中耕地少,夫妻俩靠打零工维持生活。“2019年,我盖了新房,但是装门窗的钱没有着落。找到高英福,他很快就安排工人给我装好了门窗,让我们一家人顺利入住。”阿克木江说,他家有辆拉货跑运输的小拖拉机,高英福就主动提出有活儿时找他去干,用工钱抵门窗钱。

两年后,阿克木江用自己的劳动还清了欠款,还与高英福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逢年过节,两家人都会走动拜访。“在村里,高英福帮助的人很多,乡亲们夸他热心肠。”阿克木江动情地说。

高英福的邻居海力切贝·奴力买买提70多岁了,丈夫去世多年,和一个残疾儿子相依为命。高英福经常给她送去面粉、清油等,对母子俩嘘寒问暖。肉孜节、古尔邦节,高英福还会送去慰问金,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关爱。寒冬来临前,又早早为他们拉煤,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像这样的事,高英福做了很多。自2012年开厂以来,他累计捐款近15万元。2013至2015年,他为村里20户贫困户安装门窗,价值4万元;2015年,他为该乡下拜什温村孤儿院拉煤20吨,价值6000元;2017年,他花6.8万元帮助托乎其于孜村改造巷道;2018年,他为全村18名孤寡老人每人送去一桶清油、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价值2000多元;2019年,他给村委会解决了价值1.5万元的门窗;2020年,托乎其于孜村至下愉群翁村人行道铺彩砖,他捐了5000元……这些都是高英福在村委会有账可寻的捐赠款项,至于平时塞给村民一两百元解难的,他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从2015年至今,高英福先后被县、乡、村评为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村级优秀模范带头人等;2015年和2020年还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愉群翁回族乡上拜什温村村民马志清从高英福办厂就在这里务工,如今已是第9个年头。

“高总人好,工人们都清楚。今年我家改造老房子,门窗是厂里解决的。有一年冬天,我家没钱买煤,高总知道了,给我拉了两吨煤,日常的帮助更是多得数不清。”马志清对于能在这样的企业务工十分庆幸,一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让他很满意。

门窗厂业务越做越大,高英福又在乡里开办了驾校和巴扎市场。生活越来越好的他希望全村人也都住上敞亮整洁的房屋、过上幸福的生活。

“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高英福的话很朴实,他文化不高,认定了只要每个人做一点好事,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温暖。

记者王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