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伊犁新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生态环境大改善 群众满满幸福感
来源:伊犁日报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王杨       2021-06-15

生态环境大改善 群众满满幸福感

——同心奔小康伊犁州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二

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远处成群的野鸭在水中嬉戏,林荫小道上三三两两结伴跑步、健身的群众络绎不绝,远处的广场上很多人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6月2日下午,在伊犁河旅游风景区内,这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正是伊犁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伊犁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从小在伊犁河畔长大的阿不都克里力·阿不都热西提,如今成为伊犁河旅游景区内的一名观光车司机。“小时候经常来河边玩耍,从没想过伊犁河两岸能建设得这么美,现在每天拉送游客观光,听到游客的赞美声,心里很高兴。”他说。

历史上,伊犁河湿地生物多样性,是多种水禽越冬和珍稀候鸟迁徙的停歇地。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伊宁市的湿地资源一度遭到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2013年,伊宁市建立恢复湿地生态用水保障机制,开始了湿地抢救性恢复工作。通过疏通城市水系、加快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湿地恢复工作,2018年至今,地方财政已投入9000多万元用于环境保护,伊宁市恢复重建湿地1100多亩,森林覆盖率从5年前的7.5%提高到目前的12.71%。伊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苑华说,山清水秀的伊宁不仅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为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州党委、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自治州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修订完善《伊犁河谷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出台《伊犁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遵循。同时,州党委、政府抓住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契机,切实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州直10个县市1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任务,实现了一级A达标排放;州直11个县市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先后通过住建部和自治区无害化等级评定,截至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现在,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环境优美就像一个大公园,我家就在公园里,居住得很舒适。”家住假日风景小区的杨玉荣说,前些年,合作区夏季异味大、冬季粉尘多,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018年至2020年,自治州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实施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排查整治。对涉及钢铁、建材、火电、焦化、有色、铸造等行业的123家重点企业无组织排放进行治理;开展VOCs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大力推进散煤治理,有序推进“电气化”改造;不断加大城镇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改造力度,扩大集中供热管网覆盖面,截至目前,州直淘汰燃煤锅炉564台;强化国土绿化和矿山治理,133家关闭矿山完成治理恢复工作。

州直严格控制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实施《伊犁州直“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伊犁州直秸秆禁烧管理办法》。积极推进老旧车辆淘汰,州直各县市设置24个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机构,全面开展尾气环保检测工作。城市(县城)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约69%。

“州直采取的措施及铁腕治污的决心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过去的‘工业垃圾’如今成了循环经济的‘原材料’。‘绿色’门槛倒逼原有企业转型升级,也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伊犁。”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李新华说,由于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村民王全喜在村子里生活了40多年,亲眼见证了巨大的变化:门前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村民的土坯房经过重新粉刷装饰,变成了一个个新颖独特的民宿,就连以前臭气熏天的厕所也改成了水冲式。

用王全喜的话说,这就是老百姓的幸福小康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绿色伊犁的底色和成色。近年来,自治州持续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战役,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一盘棋”工作、“一场硬仗”来抓。围绕做好院里院外“六件事”,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三项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通过了自治区考核验收组的评估验收。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推进,州直各地村庄清洁行动普及率达100%,707个行政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家里用上了抽水马桶,生活垃圾不再乱丢,生活污水不再四处横溢。

自治州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按照工作精细精准和执法规范严格的要求,夯实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善三大基础,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志性战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群众对人居环境和生活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记者 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