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伊犁新闻
【走进乡村看小康】喀克村万亩稻香迎丰收
来源:伊犁日报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法雅       2021-09-13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卢钟通讯员王文杰)金秋9月,稻田飘香,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喀克村万亩水稻也即将开镰收割。

喀克村成立于1991年3月,共137户505人。由于喀克村土壤碱性较大,只适宜水稻生长。1985年,当地村民开始种植水稻。到2020年,该村水稻种植总面积为1.7万亩,总产量达到9000吨左右,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县首屈一指,被誉为新源县“水稻第一村”。

近年来,伊犁日报社驻肖尔布拉克镇喀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围绕水稻特色种植促增收、促发展,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改变传统单一粗放式经营模式。2020年9月成立新源县苇湖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式生产,合作社统一销售,带动社员增收致富,打响“新源水稻第一村”的品牌。

“合作社成立后,通过统一销售,在水稻销售价格上,有了更多议价权,水稻每公斤销售价较2019年高出0.3—0.4元。仅此一项,全村水稻种植户比2019年增收约270万元,户均增收约2万元。”9月3日,喀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长文说。

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突出特色,将水稻种植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的主攻方向,着力推进水稻种植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全村137户,水稻种植户就有85户,水稻种植是喀克村的主导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但喀克村水稻品种单一,今年,工作队和村‘两委’从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等环节入手,通过提高品质,将水稻种植产业做大做强。”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林海说。

今年36岁的任学明是新源县苇湖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今年共种植了200亩水稻。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任学明投资6万多元,购买了一架植保无人机,除自己使用外,还为其他农户进行飞防作业,2个多月时间,就收入10万多元。

“喀克村种植水稻一直采用人工撒播,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平均每亩的人工撒播成本在25元左右。今年,合作社共购买了6架植保无人机,采用植保无人机,撒播比人工更加均匀,而且可减少用工成本和稻种用量,仅节约稻种和人工成本,每亩就可节约30多元。”任学明说。

为改良品种,今年工作队与村“两委”联合新源县苇湖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20亩高质量水稻试验田,从东北引进了16个新品种。

记者在水稻试验田看到,水稻秆粗叶壮,谷穗硕大。“这些水稻新品种不仅品质高,而且每公斤售价比老品种水稻价格高出1元以上。从试种情况来看,16个新品种中,大多数长势良好,明年可大范围推广种植。”胡长文说。

“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喀克村多年来水稻种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水稻种植户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目前,已有58户水稻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也正在申请‘伊碱梅’注册商标,今后,喀克村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林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