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讯(通讯员刘玉龙)“双西公路”全线贯通、精伊霍铁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网实现客货联运、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8个功能性口岸获批、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综合保税区前店后仓、前店后厂模式赋能高质量发展……霍尔果斯已成为深受“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欢迎的国际物流枢纽和经贸合作平台。
9月5日,笔者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一带一路’十周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助推伊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霍尔果斯口岸通关货运量超3亿吨,贸易额超1.5万亿元。
霍尔果斯地处欧亚经济板块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凸显,开放优势突出,政策优势独特。目前拥有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市和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同时也是全国第一批设置“一带一路”通道的6个陆路口岸之一。
外贸成就亮眼。今年1月至6月,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超8.8万辆,同比增长1.47倍,其中商品车超4.2万辆,同比增长99.5%。中国整车出口(霍尔果斯)基地建成投用,单日出入境车辆突破1000辆,成为对外贸易新亮点。上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达到3864列,同比增长16.8%,联通“一带一路”18个国家、45座城市和地区,货品种类涵盖日用百货、汽车配件、机电产品等200余种。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联检大楼。刘玉龙 摄
高水平对外开放。综合保税区累计投资额近60亿元,享受“配套区+综合保税区+开发区”三重叠加政策优势,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落地,国际邮件交换站、智能物流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投入使用,一大批涉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裘皮服装加工、中医药加工等领域的重点企业相继投产。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已入驻中科国际贸易中心、义乌商贸城、苏新中心和天盛国贸中心等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超300亿元;哈方区入驻项目10个,总投资超110亿元。上半年,中方累计入出区人数达128.06万人次。
产业布局日趋完善。“十三五”以来,霍尔果斯共实施重大项目75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6亿元,居伊犁州首位。霍尔果斯入选2022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用好用活“五免五减”等优惠政策,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配套措施141条,打造投资高地。
霍尔果斯将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开放等特殊优势,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点,以加工制造和商贸物流产业为驱动,以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力资源为支撑,加快提升集货能力和落地加工转化能力,不断调优产业结构,构建链条式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奋力推进霍尔果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