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图文列表
【新疆新农人】“非遗+”让巩留非遗文化熠熠生辉
来源:巩留零距离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管理员       2023-11-22

QQ截图20231122133341.png

伊犁新闻网讯(通讯员 郭庆)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两年,巩留县切实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和利用工作,通过择优甄选、媒体推广、旅游带动的方式,将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旅游、商业化有机结合,激发非遗活力,促进文化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走进提克阿热克镇阿克巴斯陶村阿勒腾塔木尔根雕合作社内,一件件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合作社成立六年来,合作社负责人艾合买提·卡力凭借着优良扎实的技艺和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将根雕事业越做越大。2019年,合作社顺利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雕合作社负责人艾合买提·卡力:“我从事根雕事业已经六年了,目前合作社有6个徒弟,我们的根雕产品很受顾客青睐,因此,生意也越来越好。”

艾合买提·卡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根雕合作社的创始人。去年年底,巩留县为进一步促进非遗多渠道传承发展,全面组织非遗传承人前往苏州参观学习,艾合买提·卡力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学习的那段日子里,他发现,根雕技艺不限于在木材上雕刻,还可以和青铜铸造相结合,这些不同寻常的创作思路,也为合作社带来了新的血液。

今年,合作社加大了根雕商业化转换的力度,尝试开发具有家居风格、旅游特色的根雕作品、工艺品,走出了一条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雕合作社负责人艾合买提·卡力:“通过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今后,我也会将我所学到的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生产出更好的根雕产品。”

2020年初,脑筋灵活的艾合买提·卡力尝试“转战”到网络平台售卖,借助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吸引了很多全国各地的粉丝及顾客,销售额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商业化的发展,合作社的根雕也开始利用起了机器雕刻。艾合买提·卡力告诉记者:机器雕刻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减轻手艺人的劳力负担,使手艺人更专注于精细的雕刻,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合作社员工叶尔扎提·木拉力:“我们的根雕产品,既有手工,也有机械雕刻,一天能生产出三到四套餐具,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销售。”

这两年,巩留县充分挖掘非遗项目的潜在价值,积极培训打造专业型文化人才队伍,在各旅游景区设立展位,开展非遗展演和相关产品出售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发展非遗文化产业。  

提克阿热克镇党委委员崔阳明:“我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阿克巴斯陶村的根雕合作社,我们不仅通过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推动合作社更好地发展,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周边各县市更多的雕刻爱好者,来合作社学习将这一传统文化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