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65.7%
今年第一季度伊犁州直外贸实现“开门红”
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车辆正在通过出境智能卡口自动验核放行出境。卢钟 摄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卢钟 黄静 通讯员董智杰)新年伊始,伊犁州充分利用沿边开放的地缘优势,发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及合作中心优惠政策叠加优势和先行先试优势,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据乌鲁木齐海关所属伊宁海关统计,第一季度伊犁州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7%。
4月27日,在霍尔果斯一家国际物流中心,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装载黄瓜、辣椒、火龙果等新鲜果蔬。在7×24小时的通关模式以及绿色果蔬通道的加持下,这批货物当天下午即可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7天内运抵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高效物流让“中国味道”快速“走上”海外餐桌。
“目前每天出口果蔬大概在50到60辆车左右。截至目前,今年累计出口果蔬6000余辆车,同比增长125%。”霍尔果斯某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于欢说。
当日,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集中查验场内,等待出口的商品车整齐排列。
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霍尔果斯每天都有大量运输车辆在办理完查验手续后发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尤其实行7×24小时货运通关、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后,出入境车辆增速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霍尔果斯某商贸有限公司已代理出口商品车近5000辆,贸易额达4.7亿美元。
“公司主要经营进出口百货、机械设备及商品车的报关代理,霍尔果斯海关实行的直通模式和24小时通关,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霍尔果斯某商贸有限公司报关员马芮告诉记者。
外贸活力的释放,既源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旺盛需求,也得益于霍尔果斯口岸的创新服务。
霍尔果斯海关紧扣优化营商环境的“16+23”条举措,依托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发展机遇,大胆推动改革创新,出口农产品“口岸直通”“7天24小时”“绿色通道”“预约通关”“单一窗口”各项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实现了从提速到提效的转变。
“下一步,霍尔果斯海关将以智慧监管和精准服务为抓手,深化‘公路口岸+属地直通’的模式改革,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关企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对政策的宣贯力度,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全力提升口岸的通关效能,助推口岸经济跑出加速度。”霍尔果斯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陈鹏德说。
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的同时,伊犁州直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降低,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当日,记者从伊宁海关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伊犁州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8.8%,占同期伊犁州直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7.1%;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表现亮眼,增长346.7%,占21%;对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600.8%、205.7%。
从企业性质上看,经营灵活度高、市场适应性强的民营企业依旧牢牢占据伊犁州直外贸最大经营主体地位,进出口增长66%,占99.4%;从贸易方式上看,伊犁州直以一般贸易为主,进出口增长233.2%,占63%;从出口商品上看,伊犁州直出口机电产品增长92.9%,占同期伊犁州直出口总值的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