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观点时评
“时时放心不下”换来“事事放心得下”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杨林 耿建新 张东       2024-11-20

笔者曾经看过一篇新闻报道,至今印象深刻。说的是江苏省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八年级三班班主任刘进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班里巡视,看到学生王希婕的座位上没人,立即打电话向其家长询问情况,可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敏锐的他察觉出不对劲,马上决定上门“家访”。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救下了学生一家人。这件事经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后,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我们必须为刘进老师点赞,一次看似偶然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必然,这源于一名人民教师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网友评价:认真负责不光能教好书,还能救命。他对班上的41名学生都很熟悉,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11月18日,喀什市第八中学5号宿舍楼学生前往教学楼上课时,一名学生在宿舍楼一楼门前不慎跌倒,引发踩踏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此次事故凸显了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学生高峰流动时段,楼梯间等狭窄空间的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安全无小事,防范在日常,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现在很多人都会把“时时放心不下”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但是要真正做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老百姓的事情,时时放心不下”。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接受一次采访时曾这样说。因为心中常有牵挂,所以“时时放心不下”。这是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

“时时放心不下”,看上去短短几个字,涵义极其深刻,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安全工作是一项“老生常谈”的工作,也是一项“常谈常新”的工作。祸患常积于忽微,麻痹大意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压舱石”,是把风险控制在未发生前或萌芽状态最有力的“武器”。只有对安全“时时放心不下”,就像刘进老师对学生没来上课感觉不放心那样,才能保持对一切不安全因素的高度警觉,时刻如临深渊、如坐针毡、如履薄冰,方能防患于未然。

没有安全,一切都是零。“时时放心不下”,难在时时、贵在时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警觉,从工作上举一反三,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以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时时放心不下”意味着各级干部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各族群众,形成从排查、发现到化解的工作闭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项一项抓、一件一件做,确保取得实效,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处置在源头。干部只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才能换来群众“事事放心得下”的安全感。

实践证明,无论做什么工作,是时时用心、选择性用心还是根本没有用心,其工作效果大不相同。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越是到了年终岁尾的特殊时期,越是要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细致做好信访工作,特别是初信初访办理、积案化解等,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单位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密切配合、高效联动,把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抓紧抓实抓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时时放心不下”,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必然要求。我们既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思想自觉,又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识、能力水平和行动自觉。防范事故,必须从大量的事故征兆、苗头、隐患入手,把风险查在前、把漏洞补在前。同时,我们还要把小事当成大事抓,把苗头当成事故抓,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抓,从一点一滴做起,切实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广大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时刻把责任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安全犹如阳光和空气,往往受益而不觉,失之则悲恸。维护安全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大家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让我们以“成绩每天归零”的危机感、“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紧迫感,履好职、尽好责,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立即动起来、紧起来、严起来,织密扎牢公共安全防护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换来人民群众的安心、舒心和放心。(刘 冰

新媒体矩阵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