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科教文卫
【今日关注】恰克恰克:用幽默演绎美好生活
来源:伊犁日报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王杨       2022-04-27

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信口拈来便是一段精彩的脱口秀,在聚会、婚礼或者节庆活动时给人带来欢乐,这就是恰克恰克的魅力所在。而阿合买提江·玉素甫正是被它深深吸引,走上了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之路。

4月24日,天空下着细雨。在伊宁市新华西路十六巷的家中,阿合买提江和两个弟子阿里木江·斯马依力、阿不来提·吐尔逊坐在一起交流恰克恰克怎么讲才能更加生动形象,让人在笑声中受到教育与启发,留下深刻印象。

恰克恰克(维吾尔语意为笑话),是一门曲艺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具一格的口头文学魅力,源于维吾尔族的生活和习俗。随着时代发展,恰克恰克已成为麦西来甫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融入维吾尔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维吾尔族的婚礼、朋友聚会、节庆娱乐甚至相互聊天时,都能听到恰克恰克引起的爽朗笑声。

恰克恰克的产生与维吾尔族的性格分不开,他们能歌善舞,喜欢幽默与说笑,开朗、大方、直爽、乐观。阿合买提江指着两个弟子说:“伊犁河谷有近百名恰克恰克艺人,他们都是其中的代表。严格地说,我们不能算师徒,只是经常在一起交流。因为恰克恰克是一种即兴发挥的表演方式,根据当时的环境、气氛即兴编排创作,需要很好的口才和表演技艺、迅捷的反应。同样一则笑话,不同的人讲有不同的效果,这是教不出来的。”

阿合买提江从十几岁就开始试着讲恰克恰克,到2018年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0余年的坚持缘于两个字:喜欢。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群众喜欢的恰克恰克艺人伊沙木·库尔班时的情景。“我当时特别激动,心怦怦地跳,鼓足勇气当着伊沙木大叔的面讲了一段笑话,大叔夸我讲得不错。”阿合买提江说,伊沙木虽然去世了,但他的鼓励一直激励着自己,“我也想做一名优秀的‘恰克恰克其’(恰克恰克艺人)。”

从身边的生活入手,挖掘创作素材,研究不同民族的口音,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一年又一年,阿合买提江的恰克恰克越讲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人们排着队争相邀请他去为自己的聚会或喜庆之事助兴。

在这片热土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恰克恰克艺人,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各种聚会、节庆活动增多,恰克恰克艺人受到大家欢迎。“生活好了,大家都喜欢聚会和热闹,恰克恰克在给人们带去笑声的同时,还能从社会现象、生活小事出发,给人思索和启迪,教育人们勤劳致富,感恩党、感恩新时代。国家逐步加大对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力度,每年都有经费,感谢党的好政策,能让我专心干好这件事。”阿合买提江说,过去的民间说笑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恰克恰克曲艺艺术,并登上了表演舞台,作为传承人更要对身边的恰克恰克爱好者言传身教,积极培养他们,让恰克恰克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当天,3人坐在一起交流,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把一些精彩的恰克恰克片段记录保留下来,形成文字或音像资料。

近两年,伊宁市加大了对恰克恰克的保护传承力度。伊宁市非遗文化志愿者苏国晖曾多年从事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退休后依然钟爱这项事业。她告诉记者,去年,伊宁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办公室积极推进“非遗进景区”活动,在伊宁县杏花节和伊宁市“五一”文化进景区活动中,组织了数名恰克恰克传承人参与表演活动,深受游客欢迎。此外,伊宁市还举办了恰克恰克传承人培训班,邀请州党校、州文化艺术研究所的专业教师授课,提升恰克恰克艺人的文化及专业素养。

为了便于发展和传承,伊宁市文化馆还与伊宁市塔洒瓦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开展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克恰克项目,挖掘、融合恰克恰克艺术表现方式,赋予其现代文化特色,以访谈的形式,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视频推广,同时结合线下文化演出进行品牌推广,展示恰克恰克艺人的演绎水平。目前已录制了26集,州直30余名恰克恰克传承人、民间艺人、爱好者参与了录制,为恰克恰克这一口头文学形式的文化事项做了系统整理、记录和保存,让它能够历经岁月的变迁依然璀璨夺目,展现当今伊犁人民的智慧与幸福。(记者 王志华 扎依拉木·苏里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