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科教文卫
“我与书房的故事”
来源:伊犁日报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贾孜拉·博拉提拜       2023-04-26

1. 惟书有色,艳于童年;惟书有华,秀于成长。与书同行,把睿智存于胸怀;与书并肩,让生命意义非凡。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沐浴书香是家庭成员成长、家庭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一面书架、一间书房,总能感受到人的内在喜好、精神气质和人生追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那些与书房有关的故事,看看他们推荐和喜爱的图书。

  我经常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我的书房。

  我的书房不大,但是很温馨。休息时,我喜欢泡上一杯浓香的日照绿茶,一个人静静地待在书房里,随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细细品味。

  阅读时,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用笔进行勾画,读完一篇文章,随手打开笔记本电脑写上一段读后感。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独处静想。”我希望,无论何时,多读书、多思考、多记录。

——读者孙希栋

推荐书籍:《远方有座城》《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2. 喜欢泡图书馆,有证为证。也喜欢淘书,日积月累,稍有收获。我的书房简素,有个好听的名字:桑雪书斋。

   对于自己的藏书,我有一个选择标准,就是“精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海茫茫,只能有所取舍。关注《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刊》《出版人》的公众号,听取专业人士的推荐,对新书有期待、对经典书有提携。

  我的个人收藏多是文史哲类,对中国传统文化爱之弥深,也有一些旅游类和生活类的实用书籍。

  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出版社是图书质量的保障之一,像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国家级的出版社是我的首选。

 ——读者段占虎

推荐书籍:《中央和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典型案例集》《珍物》

3. 当遇到挫折或不如意时,我总喜欢坐在书房一隅,在这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或吟诗诵词,或挥笔泼墨,哪怕只是静坐,在心中修篱种菊,胸中闷气刹那间便可倾泻而出。

  如今我也有了小孩,我相信,最好的家教便是书房,等孩子再大些能识字时,我想带着孩子一起在书海中畅游,尽享淋漓酣畅,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读者席强

推荐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伤寒杂病论》

4. 每天下午,我喜欢待在书房,看会儿书、练会儿字、发会儿呆,凝心静神间,中华文化的韵香弥漫在房间,让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我的书房不大,物件却很多。有各类书籍、小人书、笔墨砚台、书法挂画、孩子婴童时期的照片、我年轻时旅行和学习的照片,还有一些工艺品。最有意思的还是落地书架,可转圈拿出书籍,上面放置了一个红色大葫芦,是我最喜欢的。榻榻米的地台上摆着一个“金”箱子,散发出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很有年代感,里面珍藏着我的工作生活资料,一把老藤椅亦坐了很多年。

  我喜爱阅读,藏书有上千本。我的孩子儿时好动,为让他静下心来学习,我每周带他去新华书店看书、买书,从一两本到一套书,从小人书到古今名著,家中也从一个小书柜到大书房……孩子如今定居上海,已做了父亲,而阅读爱好仍旧没变。

  如今,我的书房更多了摄像机、摄像书籍等,我要和摄影班的伙伴们用手中的摄像机拍出最美中国、最美伊犁的照片,宣传好美丽伊犁。

——读者黄煜霞

推荐书籍:《人生不欲满》《中国通史》《小人书》

5. 我家书房宽敞明亮,是我写书法的一席天地,是我完成课业的主阵地,是妹妹学前启蒙的快乐场所,是我家利用率最高的“黄金屋”。

  原本我家客厅位置大,装修初期,父母商定去客厅打造书房,现在想来真是明智之举。

  所以现在我家无客厅亦无电视。细想现代人都争当手机低头族,电视早已不吸睛。而妈妈和我们都喜欢读书,于是书柜在“快餐文化”时代就显出了珍贵。

  妈妈常说开卷有益,要我们好读书、读好书。在妈妈的引导下,在书籍的魅力中,在我家惬意的书房内,我已然嗅到了芳香。

  图书馆与我家大书房相辅相成,我们充实着、丰饶着、幸福着……

——读者王梓萌

推荐书籍:《老人与海》《窗边的小豆豆》《时间的形状》

(记者王志华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