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丽婷(昭苏)
故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更是游子的心病,因为盼归不得,与日俱增的思念便蔓延得无边无际。
读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主人公因远迁他乡不久后与妻子同时患上一种怪病,服下故乡的红土,病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病离奇,可是这种情感却能使许多人产生共鸣,或许这种对故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就是乡愁。离开家乡时,我亦效仿,用小布囊装了一抔海棠花土,无论我走多远的路,它始终在我的背包里躺着。夜里想家,便摩挲着布囊,解开系紧了的绳子,放在鼻间嗅一嗅,一夜好梦,安然依旧。
不喜欢都市生活的人,大多自小就生活在贴近自然的自由环境里,厌倦了钢筋水泥和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人情冷暖,累了倦了,便开始怀念故乡。脑海里浮现出那么多的景象,一幕幕,闭上眼,好像就在眼前。故乡的风,故乡的云……多奇妙,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你走多远,故乡带给你的记忆,只会随着时间愈来愈深,在你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直至扎根在心底,永远不会忘记。
我常做一个梦。
梦里,袅袅的炊烟缓缓升起,灯火通明的夏夜,有很多声音:奶奶张罗晚饭跑东跑西的脚步声,锅里饭菜的“吱吱”声,院子里的老狗从鼻子里发出细微的“哼哼”声,还有一阵小孩的哭声,那是我被藏在门后的哥哥突然跑出来吓了一跳。我还记得,那晚月亮很圆,爸爸妈妈的脸上还没有留下岁月过多的痕迹。
人们对于故乡的记忆,最深刻的多是童年,原因呢?大概童年是一生中最自由、无忧、快乐的时光。你一定还记得儿时玩伴的音容笑貌,一起捉迷藏时的兴奋,在雪地里奔跑打雪仗的欢笑,在溪流旁捕蜻蜓的活泼,用砖头垒小房子过家家的天真……
我的童年,几乎是不知疲倦地跟在哥哥姐姐们身后度过的,那时的我们总是爱赛跑,以山坡上的那棵老杨树为终点。到现在我仍能记起那时的画面,一群孩童,仰着脸奔跑,身后不远处一群山羊惊得四处窜逃,牧羊老人长着长长的白胡子,不急不慢地赶回羊群。小孩子们又哄笑着跑开了。我们会用粉笔画田字格,有时找不到粉笔,便寻来碎砖块代替粉笔。单腿起跳将石子小心翼翼地踢向不同的格子里,调皮的男孩会故意撞一下你,跌下来,便输了。女孩们爱玩的是扔石子的游戏,准备几块石子,一只手将一块石子高高抛起,然后迅速抓起桌上的石子,再接住抛上去的石子。我还央求奶奶给我做了十多个黑扣子串成的石子,跑到小伙伴面前炫耀。姐姐们心灵手巧,我便跟着她们一起编花环,折千纸鹤、包着四根手指的“东西南北”,还折能套在两个手指上的折纸去捉蜜蜂。大人们不许我们捉蝴蝶,还吓唬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粉会致人失明。我们除了会唱许多拍手歌,还喜欢玩“编花篮”,四五个女孩子把各自的一条腿相互搭在一起围成一个圈,边跳边唱: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还有一件趣事,在姥爷家的大院子里,我找了一只空盒子,逮了几只蚂蚱,随手丢在了小姨床头的柜子上。第二天,小姨说夜里听到有些奇怪的声音,直到我把盒子打开,她看到奄奄一息的蚂蚱,哭笑不得。姥爷家种了许多果树,数海棠果最多,甜甜的。姥爷家还养了一条黑色的哈巴狗,每回出去玩,我都带上它,我跑,它也跟着我一起跑。夏天到了,姥姥拿着剪子给它剪毛,它乖乖的一动不动。真想回到过去,再摸摸它的头。
想回到过去,再看看风里摇摆的猫尾草,一簇簇紫红色的小花一颤一颤的。再去星光斑斓的夜空下坐一坐,听一听只在夜里说话的老树的声音,再数一数天上的星星。都说失去才懂得珍惜,我却觉得,那些曾拥有过的才弥足珍贵。感谢这片土地,这个温柔的地方,给予了我最温暖的记忆,也感谢因此而生的情怀,让我成为了一个有温度的人。
人生中,最慢的时光是回忆。
记忆中,最近的距离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