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与会诗人、作家们在格登碑合影留念。 别尔米提·吐尔汗江 摄
伊犁新闻网讯(通讯员别尔米提·吐尔汗江)1月10日至14日,《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人民文学奖、闻一多诗歌奖获得者梁晓明,《解放军文艺》杂志原副主编、文学评论家殷实,中国地质作协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山西文学》编辑张二棍等疆内外众多诗人、作家迎着纷飞雪花,奔赴昭苏县,参加由《诗刊》社、伊犁州文联、昭苏县委宣传部主办的雪都昭苏·天山诗会。
与会诗人、作家们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齐聚在昭苏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感受雪都冬日的独特韵味,用灵动的笔触书写这片神奇土地的壮丽篇章。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凡感慨地说:“站在格登碑与祖国边境线,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浩瀚悠远的历史,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情。”
走进夏塔古道,连绵的雪山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两侧的森林被雪包裹,树枝低垂勾勒出优美的弧线。作家、诗人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夏塔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它的纯净,获得精神上自我净化与提升的契机。在今后的创作与评论中,我定会创作更多与之相关的作品。”霍俊明不禁感叹。
在昭苏湿地公园,成群的骏马在广袤雪地上纵情奔腾,马蹄扬起的雪花似飞扬的诗行,绘就一幅灵动的雪景图。
“提及昭苏,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骏马。今日所见的马术表演与马踏飞雪之景,仿佛一页页古老的书籍在眼前徐徐翻开,那些关于马的传奇故事与文化底蕴扑面而来。”梁晓明说。
“非常荣幸能来到昭苏,来之前,一直对新疆这片土地上诞生如此众多优秀文学作品感到惊叹与不解。抵达昭苏后,目睹这广袤无垠的天空与辽阔雪景,我终于明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这般开阔的天地,孕育出了非凡的文学气质。”看过昭苏的自然万象后,《花城》杂志编辑李嘉平感慨道。
1月13日下午,活动主办方举办了新时代西部诗歌创作暨雪都昭苏观感座谈会。
座谈会上,各位作家、诗人从西部诗歌的独特风格特点出发,结合在雪都昭苏所获得的灵感,深度剖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西部诗歌焕发出全新活力,探讨如何进一步捕捉时代赋予的多元视角、打破惯性认知、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以及如何在创作中融入当地民俗文化元素,深度挖掘天山的诗意,为诗歌增添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山诗会”是伊犁州文联近年打造的品牌文艺活动,是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