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科教文卫
博物馆里过大年 年味更有文化味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贾孜拉·博拉提拜       2025-02-05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孟霞)今年是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为共庆“非遗版春节”,伊犁州博物馆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为观众带来更新更好的体验。

大年初一,伊犁州博物馆讲解员阿丽娜·阿格占别克正带着大家线上逛博物馆。

“阿依特肯,你知道这些草原石人里面哪个是男性,哪个是女性的形象吗?”阿丽娜问。

“我知道,你面前的这三尊是男性,最边上这尊是女性,你看男性是面部雕刻有花纹,且单手捧杯,一手持剑,突出展现了武士威严的形象。最边上这尊是女性,女性的表情是微笑的,双手捧着酒杯造型。”伊犁州博物馆小志愿者阿依特肯·买尔旦回答道。

“确实有所不同呢,大家辨认出来了吗?欢迎各族群众来博物馆参观!”当日,阿丽娜还带着大家一同参观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凤首扁壶,以及刚刚从北京民生博物馆“出差”回来的镶嵌红宝石黄金面具的原件。据介绍,这件镇馆之宝已经走出国门有十余次了。

图参观伊犁州博物馆的展览.jpg

图为市民参观伊犁州博物馆的展览。

在中华文化里,蛇是灵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着丰收、吉祥和福瑞。伊犁州博物馆也精心推出“金蛇纳福”春节主题展览,在春节期间除了丰富多彩的常设展览外,还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

阿丽娜说,为了迎接蛇年新春佳节,伊犁州博物馆节前就对展馆进行了提升改造,制作契合节日氛围的金箔画、剪纸,现场进行自制糖葫芦、画脸谱、拓片体验等非遗研学社教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连日来,记者在伊犁州博物馆里看到,有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展览,有子女带着父母来回忆历史,还有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参与剪纸、自制糖葫芦、画脸谱等亲子活动,在这些非遗文化活动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与剪纸活动的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张凤晓表示,学校要求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伊犁州博物馆的这个剪纸活动很有意义,她就来参加了,通过自己的动手设计、剪纸,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剪纸文化能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

图为正在画脸谱.jpg

图为孩子们在画脸谱。孟霞 摄

“今天伊犁州博物馆的主题是画脸谱,孩子平时比较喜欢绘画,所以特地带孩子过来感受一下这种传统艺术,同时感受伊宁市的新年氛围。”市民韩洁认为伊犁州博物馆开展的画脸谱活动非常有意义。

据了解,春节期间,伊犁州博物馆迎来了市民和游客的游览高峰,人们纷纷在历史与艺术的陪伴中度过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文化的新年。博物馆里过大年,品味文化,让年味焕发新光彩,逐渐成为春节期间的“新年俗”。

伊犁州博物馆讲解员艾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群众对博物馆观展的需求不断提升,伊犁州博物馆不仅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各单位机关的主题党日学习科普教育基地,更是各中小学的研学教育基地。今年春节博物馆每天接待游客三四百人,大家通过走进博物馆参观、参与活动等方式过了一个特别的文化年。

图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