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科教文卫
【干字当头开新局】技能“充电”为脱贫人口就业增收蓄能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王杨       2025-02-28

W020250225362989973565.jpg

霍城县技工学校电工技能培训班。杜磊 摄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伊犁州各县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脱贫群众的技能培训与就业帮扶工作。通过走访摸排、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对接等一系列举措,帮助脱贫群众提升技能、增加收入,确保脱贫成果稳得住、可持续。

技能培训扩大覆盖

“之前我出去打工,没有一技之长,工资就提不上去。这次我得好好学习,以后持证找工作就有底气了!”“咱在这里学技术,学成以后就好找工作了。”2月21日,在霍城县技工学校电工技能培训班上,学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

据了解,霍城县去冬今春计划培训500名学员,目前这一批培训人员200人,共开设5个培训班。

“除了电工外,还有管工、面点、电商、电焊等培训课程。”霍城县技工学校副校长米吉提·艾沙汗介绍说,培训结束后,由社会化评价机构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职业能力鉴定,为考核合格的人发放职业技能证书,让受训人员就业时可以持证上岗。

“以前,我在外打零工,没有固定收入。如今我学了电工,通过技能考试、取得证书后,干小工每天能挣260元,熟练工每天能收入500元。”脱贫户苏同林说。

霍城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韩堃告诉记者:“今年,霍城县计划脱贫户、监测户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6730余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我们借用冬闲时间开展技能培训,坚持跟辖区企业对接,摸排具体工种需求,主要摸排了电焊、面点和电商13个工种,由参训群众自主选择需求工种。截至目前,共开班45个,接受培训人员1530余人。后续,为实现稳定就业目标工作任务,我们联合霍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霍城县技工学校,对辖区内的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摸排,推送就业岗位,力争受训人员稳岗就业达到95%以上。”

为了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伊犁州各县市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精准开展了各类技能培训项目。针对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人群,指导乡村两级开设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烹饪、种植养殖技术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

去冬今春以来,伊犁州直各县市开设技能培训班50余个,涉及工种20余个,共培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6089人次。

通过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提高了脱贫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就业率,增强了培训实效。

就业岗位精准对接

霍城县芦草沟镇牧业村村民叶尔波拉提·达拉巴义和妻子都在霍城县安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当饲养员。

“我的腿有残疾,以前只能在家里喂羊喂牛,全家年收入不高。后来,村里把我们介绍到安欣牧业工作,让我们能在‘家门口’上班。如今,我每月有5000元工资,媳妇月工资3500元,我们两个人一个月的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叶尔波拉提·达拉巴义说。

“你看,我工作19天的工资是4800元。”2月24日,伊宁县曲鲁海乡尤喀克塔木村脱贫户阿布都拉木·艾白都拉拿着手机激动地说。在阿布都拉木的手机上,显示了他从2024年4月到12月在新疆赛纶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以来,获得工资36615元。

“前几个月我是当学徒,工资不高。其他时间,最低一个月都有5000元,现在一个月能收入8000元以上。”阿布都拉木解释道。

提起阿布都拉木,尤喀克塔木村党支部书记努拉合买提·努尔买买提说:“这个孩子特别能吃苦。最初,村里给他介绍的企业月工资5000元,他听说现在这家企业工资高,就希望村委会能推荐他去上班。经过岗位培训,他的月工资越来越高。”

“我们厂里工人月收入最高的有1.7万元,那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向他看齐。”阿布都拉木说。

如今,阿布都拉木成为了产业工人,妻子开超市,一家人的生活红红火火。

伊宁县曲鲁海乡副乡长达尼亚尔·拜合提亚尔介绍,2024年,曲鲁海乡全面推进劳动力稳岗就业。依托区位优势,向伊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园和新疆庆华能源集团输送65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针对餐饮、宾服等技能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开展县乡村招聘会19场次,提供招聘岗位216个,实现稳定就业95人;搭建服务平台,先后向疆内企业输送25名劳动力,月收入6000元以上。

曲鲁海乡还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经纪人协会、劳务服务公司等劳务中介队伍作用,搭建起政府、市场、劳动者三方的桥梁,全乡7名劳务经纪人带动就业850余人,完成劳务创收679万元。通过“劳务经纪人+协会+公司”运作模式,今年已有300余名务工人员在企业实现稳定就业。

政府“架桥”按需帮扶

伊犁州各县市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脱贫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各县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人社部门深入挖掘本地特色产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乡基层服务管理项目岗位,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引导企业优先录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针对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就业需求,提供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如护林员、护边员、护路员等,并依托国有企事业单位设立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安置那些就业困难的人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到城市务工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重点帮扶群体提供廉价租赁住房,降低务工成本。

目前,州直各县市用人单位已为脱贫户、监测对象对接就业岗位1596个,有效解决了脱贫户、监测对象的就业问题。

伊犁州农业农村局帮扶处处长刘勇刚告诉记者,通过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脱贫群众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就业,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下一步,伊犁州将继续加大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力度,稳步提升脱贫人口的工资性收入占比,力争实现州直脱贫人口务工就业5.1万人以上、工资性收入11500元以上,确保脱贫人口稳得住、能致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韩莎莎 杜磊 刘东岳 通讯员 克拉然)

mmexport173156579249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