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生们随着《苹果香》的旋律翩跹起舞。杨静怡 摄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杨静怡 任家莉 刘春星)2月25日,在伊犁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园内,1800余名学生随着《苹果香》的旋律翩跹起舞,一场融合多民族文化特色的课间操展演拉开帷幕。师生们以舞步生风、笑颜如花的姿态,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的青春画卷。
该校音乐教师陈楠楠介绍道,为打破传统课间操的单一模式,依托毗邻伊宁市六星街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域特色,学校数名音乐教师共同创编完成了这套课间操。它以歌曲《苹果香》为灵魂旋律,巧妙融入哈萨克族抖肩、维吾尔族移颈、俄罗斯族踢踏、蒙古族柔臂等标志性舞蹈动作,同时穿插跑跳击掌、旋转挽手等互动环节。15分钟的课间操既是体能锻炼,更是一场多民族文化融合微课堂。
明快的节奏与多元的舞蹈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一年级学生聂希儿仅用3天便熟记动作,回家拉着父母组队“加练”。五年级学生王梓扬笑称:“我喜欢舞蹈的第一个动作,双臂打开好像在说,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伊犁!”学生爱迪娜·阿不都那比说:“每天大课间我都期待跳《苹果香》,感觉很快乐!”
这套课间操的走红,折射出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深层考量。陈楠楠老师坦言:“每个舞步都是打开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学生们在挽手共舞中增进理解,在韵律碰撞中感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校方表示,今后还将开发系列民族主题课间活动,让文化传承与青春活力共振共鸣。伊犁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用创新实践证明:教育的美好在于让传统焕发新生,让每个起舞的日子都闪耀着团结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