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深度报道
【庆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时光印记·重走采访路”系列报道】伊犁河上的那些桥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王杨       2024-08-28

老记者,航拍伊犁河三桥.jpg

8月12日,采访团的老记者用无人机拍摄正在建设中的伊犁河三桥。   孟霞 摄

一座桥,联结两岸人。两岸人,活络一座城。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更是城市记忆的见证者。70年来,伊犁河上的这些桥横跨两岸,见证着伊宁市的发展变迁。

8月12日,“时光印记·重走采访路”主题报道采访团一行走进伊宁市,一起探访伊宁市的那些桥,从跨河之路看时代变迁。

采访团成员漫步在伊犁河边,透过波光粼粼的河面远眺,横跨河面的伊犁河大桥(老桥)依然气魄雄伟。这座有着伊犁人共同记忆和情感寄托的老桥,在伊犁人心中是不可替代的。

老记者尚钟林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多年来,他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拍摄了很多伊犁河大桥的照片,每张照片的画面都很美。

“伊犁河上的大桥,我已经拍摄上百次了,具体多少次记不清了,一年里的每个季节我都会来拍。”尚钟林说,“冬天有冬天的美,夏天有夏天的美,这些横跨伊犁河上的桥就像一条条彩虹,非常震撼,特别美。”

以前,伊犁河上没有桥,两岸的人们往来只能靠船。伊犁河大桥(老桥)始建于1959年,只是在渡口上修建的一座木桥,是当时伊犁河两岸唯一的陆路通道。1975年大桥重新翻建,钢筋混凝土的双曲拱桥成为伊犁州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当时,伊犁河大桥(老桥)承载着高密度的混合交通流量,且逐年增加。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座大桥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伊犁河南北两岸的交通需求,加之大桥建设年代久远,迫切需要建设一座新桥。2017年6月,按照伊犁河大桥(老桥)原版复制了一座九孔拱桥,保留了老桥风格风貌,至此,新桥成为南北通行的重要枢纽。老桥作为非机动车车道和人行景观桥予以保留,逐渐成为伊犁人心中一段久远的记忆。 

“伊犁河上的桥不仅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交通,更是一处处人文景观。”尚钟林和记者团成员行走在今年投入使用的伊犁河四桥、五桥上感慨万分。尽收眼底的不仅有村庄、农田,还有河流、树林,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川流不息的车流畅通无阻。“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年这两座大桥通行后,伊犁河新桥、伊犁河二桥不再拥堵了。”尚钟林兴奋地说。

伊犁河四桥、五桥是伊宁市城市版图扩张的重要见证者。其中,伊犁河四桥是连接兵团与地方的关键节点,北接伊宁市托格拉克乡,南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米粮泉回族乡、兵团第四师69团。伊犁河五桥是国道218线伊宁市过境一级公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是伊宁市连接察布查尔县、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及都拉塔口岸的重要通道,不仅可缓解当地交通运输压力,还将为伊宁市、察布查尔县的后期城市发展拓展空间,成为伊犁河上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正在建设中的伊犁河三桥则是伊宁市“七纵、三横、一环、七放射”规划路网中的第五条纵线,总投资6.24亿元,全长2.86公里,起点位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向南布线,跨越伊犁河进入察布查尔县。这是连接伊宁市与察布查尔县的又一条快速过河通道。

伊宁市交通局党组成员杨小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伊犁河大桥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60多年间伊犁河上相继建起了6座大桥。这些大桥的建设极大地缓解了伊宁市的交通压力,在带动两岸旅游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伊宁市的发展空间,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伊宁市发展变迁最有力的见证者。”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据统计,伊犁州70年来已在伊犁河上建成伊犁河新桥(保留老桥作为景观桥)、雅玛图大桥、伊犁河二桥、兵团第四师三桥(63团—67团)、伊犁河四桥、伊犁河五桥、可克达拉大桥、霍城县三道河大桥等桥梁,目前在建的还有伊犁河三桥、可克达拉二桥。至2025年,伊犁河上的桥将达到11座,两岸通行能力将达到37个车道。桥梁形式也由过去的拱桥、梁桥,逐步形成矮塔斜拉、O型塔斜拉、高塔斜拉、钢箱梁等多种梁桥结构形式。届时,一座座跨河大桥就像一圈圈年轮,在为伊犁增添美景的同时,促进伊犁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凝结伊犁的成长记忆,构筑起城市发展的“骨架”。(记者 孟霞 赵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