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登碑亭静静矗立在山间 王志华 摄
这里山势并不巍峨,河流亦不激荡,但因为一座碑而变得赫赫有名,它就是格登山上的格登碑。这座静静矗立的石碑,见证了清朝时期平定准噶尔的历史,见证了一代代守边人的默默奉献,见证着祖国的强盛和统一,更见证着格登山下人们幸福和美的生活。
8月23日,从昭苏县城向西南出发,经过特克斯河上游、兵团第四师76团一连,沿山而上,就来到了格登碑景区。8月的风微凉,却并不影响游人仰慕的脚步,人们都想一睹这座历经260余年风雨仍牢牢屹立在西北边陲的石碑。
历史的回响
这座碑被命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后人称之为“格登碑”。碑身高3.03米,宽0.98米,厚0.27米。碑体为花岗岩材质。全碑分为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额镌刻着盘龙的图案,碑额的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碑身正面刻汉文和满文,背面刻蒙、藏文,碑文共二百余汉字,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从远处眺望,黄瓦红墙的碑亭默默守护着格登碑,庄严肃穆。近观,碑文中的“……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诏亿世”,不仅记录了清军平定准噶尔的辉煌战绩,也追述了汉唐时期中央政权对西北边疆的统辖。
游客参观格登碑。 王志华 摄
初秋的格登山天空湛蓝,山下中哈界河苏木拜河静静流淌,特克斯河谷视野开阔,最远处天山雪峰延绵起伏。从山坡向下看,有两块醒目的红色印迹,那是边防战士用石头垒砌的国旗图案,在两块国旗之间,同样是石块垒砌的大字“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从伊犁州成立以来,这就是生活在格登碑下的各族群众所拥有的共识。
昭苏县委宣传部干部特布吉尔格力从小生长在格登山下,小时候放牧常常路过这座碑。“过去以山为界,以河为界,因为这座碑,更加让我感觉到责任重大。”曾经担任过十几年中学历史老师的特布吉尔格力说,它庄严宣示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铁的事实,也印证了国家统一过程的不易。
格登碑的竖立,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捍卫领土主权完整,增强边防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格登山自此也经常出现在清人诗句中。清代流放官员曹麟阁曾赞颂:“何似御铭平准绩,风云长护格登峰”。民族英雄林则徐离开新疆时,也曾写道:“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而今,群众亦在与格登碑相邻的山坡上堆砌敖包,世代祈福祖国统一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1974年,格登碑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入选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入选自治区级国防教育基地,2017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近年来,昭苏县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指定专职看护员巡视和维护格登碑,并通过专家力量,深入挖掘格登碑历史文化价值,创新文物的活化利用路径。今年1—7月,格登碑景区接待游客2.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34万元。
平定准噶尔勒铭碑。王志华 摄
边防的诉说
从上世纪60年代初,76团就有数十个执勤站、数百名护边员在格登山下如珠链相连,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国防之墙,捍卫着祖国领土完整。蒙古族护边员草克特格斯一家四代就在这里守边护边。
“七十二载雪域风痕格登情牢记军垦使命,一门四代深山松影边关月印证兵团精神”,在执勤站的大门两侧,这副门联格外醒目。走进执勤站,三间小屋中,除了简单的高低床、单人床、桌椅等,能吸引人注意的就是荣誉室里摆满墙的荣誉证书和一张张讲述草克特格斯和家人守边防的故事照片。
今年4月,原本在可克达拉职业学校担任代课老师的阿音格在父亲的动员下,成了一名光荣的护边员。“爸爸说,还有两年他就要退休了,这里不能没有人,所以叫我回来继续担起他的责任。”阿音格说,起初他不太情愿,但从小爷爷、父母就教育他,为国守边是天大的事,是最光荣的事,要代代传承,他也慢慢习惯和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多年巡边的草克特格斯肤色黝黑,寡言少语。当问及为什么要让大学毕业的儿子回来继续守边时,他的回答朴素又动人:“这是爷爷交给爸爸、爸爸又交给我的一件事,所以我也要交给我的儿子。”草克特格斯只有一对儿女,女儿曾在这里守边两年,出嫁后责任自然落到了弟弟身上。
从最初的地窝子到与羊共住的“羊圈”,再到如今翻盖一新的砖混房,执勤站见证了四代人的坚守。在2018年以前,草克特格斯和妻子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就是巡边、守边。巡边时,遇到铁丝网损坏就动手修好;遇到界碑碑文模糊就用油漆涂好;遇到打草、放牧的人员就上前盘问,并劝离禁区……
“40余年来,父母平均每年要穿坏6双鞋,走过的路程超过15万公里,每到冬季,手上的冻疮都会复发,裂口又痛又痒,甚至流血,常年守边还落下了风湿病。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坚持下来了,我现在还有什么不能坚持的?”阿音格说,2018年后,执勤站实现了“智慧巡边”,通往边境线上的公路修好了,巡边有了摩托车,工作条件比过去好太多,他现在每个月工资也有4000元,所以更要感党恩、守好边、尽好责。
护边员草克特格斯父子 李剑 摄
这一家人见证着格登碑碑亭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格登碑清代修建的四柱御碑亭早已无存,1975年、1984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重建及维修碑亭。2003年12月1日,昭苏县境内发生6.1级地震,造成碑亭顶部倒塌、碑身倾斜,2005年国家拨款重新修建如今的红墙黄瓦碑亭。
在格登碑景区担任讲解员,参加师市、团部的演讲比赛、民兵大比武活动,向参观者讲述边防线上的故事……阿音格希望,他也能像父辈一样,成为边防线上的“钢钉”,为保卫祖国疆域再建新功。
今朝的欢歌
格登碑下最近的村庄就是76团一连,走在其间,巷道井然,绿树成荫,家家户户庭院整洁漂亮。牧民吴音德力格尔在这里出生、成长,对这里的生活变迁深有感触。
“过去住的土坯房,2003年大地震塌了,后来国家给盖了抗震安居房,我们又陆续加盖,现在有130多平方米了。地震时,四面八方支援,特别让人感动。”
“从最初的几头牛几只羊到现在300多只羊、20头牛,不仅规模翻了几倍,养殖也更加科学,牲畜防疫、抗病什么的,技术我都学会了,打草实现了机械化,过去要干两个月的活,现在半个月就能完成。”
“记得初三毕业那年要照一寸毕业照,我和同学徒步4个多小时才走到团部,现在开车要不了20分钟,到处都是柏油路、水泥路,连放牧的冬窝子开车都能到。”
“母亲75岁了,每月有4000多元的退休工资,看病有医保,没啥可愁的。家里收入好时一年有20多万元,连队大部分家庭都和我一样。”
从生产到生活,从居住到出行,吴音德力格尔说起这几十年来的变化,滔滔不绝。今年儿子考上了长沙理工大学,从未出过远门的他准备和妻子一起送儿子去上学,顺便好好在一些省市旅游一下,看看祖国大好河山。
76团越来越美的外部环境 。 图片由76团提供
近几年,76团借助格登碑、“12·1”抗震纪念碑、军垦第一哨、草原生态游、民俗游、山水湾度假村等,引导职工群众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了一条经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绿色风光”的旅游发展之路。
今年6月开业的“西行漫记”民宿,负责人陈卫正是看中了旅游发展的前景,在这里投资300万元,建起了集观光、休闲、住宿于一体的民宿,设有接待大厅、户外凉亭及13间各类客房,可同时接待游客近100人。
“开业两个多月以来,入住率基本在80%左右,经常客满。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都愿意四处旅游,昭苏的夏塔风景区、湿地公园、格登碑景区都很受游客青睐。民宿还经营当地美食,如草原鸡、手抓肉、抓饭、纳仁等,大家来了吃住都很开心。”陈卫说,要说如今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生活都富裕了。
矗立百年的格登碑既是前人金戈铁马、守护边疆的见证,更是华夏一统、文化融合的象征,它以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回望过去,更以永恒的坚守注视未来。(记者 王志华 李剑 肖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