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玛图大桥 张庆华 摄
大河滔滔,一路向西。
站在雅玛图大桥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北流入的喀什河与伊犁河相遇时泾渭分明的界限:一面的河水因汇聚山泉而清澈安澜,另一面的河水则因裹挟泥沙而“风尘仆仆”,交汇后的河水更为宽广激荡,滚滚向前,继续滋养着两岸良田与人家。
伊宁县萨木于孜镇下十三户村就在这条河的北岸,在河水汤汤、岁月流转中,吟唱着时代发展的“最美和声”。
伊犁河上最后的渡口:转型旅游
8月25日,我们乘雅玛图渡口的“雅玛图1号”渡船,从巩留县跨河来到伊宁县萨木于孜镇下十三户村。
据《伊宁县志》记载,早在隋唐时期,雅玛图渡口就已担负沟通伊犁河南北两岸的重任。上世纪20年代,当地有几户人家造了一渡船,用以渡人及小型马车。1933年,有人建造了双联渡船,并从国外购进钢丝绳,用水力推动渡船,一次可摆渡两辆马车,渡口初步形成码头。
渡船如今的主人由素夫在这个村出生、长大,生活至今。渡口曾经是伊犁河两岸人们来往的重要通道,那时,人们赶着牛车、马车过河拉煤、运送物资或走亲访友,都只能走这个渡口。随着1983年雅玛图大桥的建成和后来伊墩高速、墩那高速的陆续通车,渡口日渐沉寂。
由素夫在渡船上工作。 李剑 摄
由素夫的父亲马嘎达吾今年已81岁,1959年从甘肃来到这里,“当时这里就是一片草滩,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伊犁河上有来回摆渡的小木船,只能坐三四个人,往返十分不便。”老人回忆说,从木船到铁皮船,他们在这个渡口换过好几艘船,1995年,随着经济日益发展,马嘎达吾购买了伊犁日升造船厂建造的“雅玛图1号”渡船,设计载重25吨,可载客80人、载小型客车3至4辆渡河。由于其他渡口早已废弃,这里便成了伊犁河上唯一、也是最后的渡口。
“现在,渡船仅在每年的5月至9月运营,主要用于旅游旺季时,游客过来体验摆渡,观赏两河交汇处的风景,还有周边居民带着放暑假的孩子来玩耍。”由素夫说,热闹时,码头上挤满了人,弟弟马俊在伊犁河上开游艇,一天能接待游客上百人。
乘着游艇滑行在伊犁河上,伊犁河两岸水草丰茂,风光旖旎,河水交汇处一清一浊让人惊叹,更让人想溯河而上,探究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流域的阔大与蜿蜒,在潺潺水声里,聆听历史的回响。
雅玛图大桥通车:几代人的期盼
从最初的木桨摇橹渡船、绞盘渡船、钢缆牵引渡船、木桥……到现在的一座座现代化大桥,这些桥在岁月流转中见证了伊犁河两岸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变迁。
雅玛图大桥。 李剑 摄
有“伊犁河三桥”之称的雅玛图大桥,距伊宁县城直线距离45公里,是伊犁州首府连接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省道315线的重要桥梁,是改革开放第3个年头伊犁实施的最大工程。
历时两年建成的雅玛图大桥,长174米、宽9米,中孔跨径75米,载重量20吨,是新疆第一座预应力T型钢构桥梁和当时全疆最大的跨径桥梁。
很多人都记得雅玛图大桥通车当天的盛景。“1983年8月25日,是全县人民最欢喜的一天。那年我只有10岁,感觉整个伊宁县的人都来了,大家特别兴奋,全都拥在大桥两侧,等着看第一辆车从桥上驶过。”看着雅玛图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下十三户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军说,大桥通车是几代人的期盼,当年人们为之欢呼雀跃的笑声、掌声犹在耳边,这座桥历时41年,至今仍发挥着沟通伊犁河南北两岸的重要作用。
据《伊宁县志》记载,雅玛图大桥落成后,在桥的一侧立有“雅玛图大桥纪念碑”,碑文中记述:“雅玛图地处要津。自古迄今以舟为渡,交通艰难。若冬夏之月,冰涌汛急,行旅惶惶,车马萧萧,露宿滩头,困守待渡,故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无不盼望以桥代渡。星移斗转,百业振兴。党和政府率各族人民展四化宏图,遂使建桥之计付诸实施。自治区交通厅建桥职工及科技人员,不避寒暑,共运匠心,奋战雅玛图,创建新疆第一座预应力T型钢构桥梁。自1981年8月至1983年8月。历经各方协作,终于玉汝于成……仅树此碑,以志留念。”
从雅玛图大桥一侧台阶下到桥下岸边,仰头看,一桥飞跨南北,桥上车声隆隆,桥下的水流汹涌,所幸,这里再没有困顿待渡的人群。
百年渡口村:吟唱幸福
跟随下十三户村党支部书记马彬的脚步,采访组一行走进村庄,记者眼前一亮:道路宽阔、村容整洁不说,在原有“红心坊”的基础上打造的“舒心坊”“膳心坊”“安心坊”“中医坊”,集养老托幼、休闲娱乐、读书运动、健身理疗、创业致富、文化润心等服务于一体,令一行人边看边叹:如今,村里人的生活也太好了!
在“舒心坊”的老物件展示室,上世纪80年代的座钟经过拨弄发出“当当当”的声响,仿若历史回音,提醒着人们不能忘却的岁月。而另一边,琴棋书画室、培训室、电影放映室、球室……各具功能的展厅教室,让村委会成了村民的乐园,交流学艺、滋养身心。
雅玛图渡口码头。 李剑 摄
村口有3棵老榆树,伫立百年,守望着村庄的生活。“村里的老人都喜欢在树下闲聊,喧一喧各家生活,说一说村里的发展与变化。为了让大家更舒适地交流,我们把这里改为‘幸福树’议事点,在每棵树下都做了环形长凳,有事没事我们也愿意来听听老百姓的心声。”马彬说,依托石榴籽服务站“五坊”格局,下十三户村日渐走上村美人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乡村面貌从内到外的蝶变。
40年励精图治,下十三户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变化大了去了,宽宽的柏油路,亮亮的路灯,家家户户建起安居富民房,一家比一家漂亮,你看看,村里和城里一个样。”马嘎达吾特别提到,他家130多平方米的房屋有两个卫生间,这样用着方便。
2023年,下十三户村“两委”和工作队引进本地“尕姑娘”餐饮品牌,成立“尕姑娘红心坊连锁店”合作社。村“两委”和工作队盘活村委会闲置房屋,建成占地面积240平方米,集党建宣传、村史陈列、点心加工、直播带货、线下体验于一体的点心加工孵化基地。依托工作队派出单位行业优势,通过“电商+农产品”发展模式,直播销售食用油、糕点、枕头等特色农副产品,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
村“两委”和工作队组建舞蹈、足球、红歌等5支文艺队,借助文化大舞台、庭院文化大院等场所,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国农民丰收节”“美丽庭院是我家”等比赛,在丰富的文化浸润中涵养乡村文明新风……
这些年,下十三户村里有了餐厅、超市、蔬菜店,村集体收入150万至200万元,在伊宁县最早实现7400亩耕地高效节水改造全覆盖……发展的故事说也说不完,离开下十三户村时,落日余晖铺满远处山峦,漫天霞光之下,这个小村的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记者 王志华 李剑 肖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