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深度报道
【辉煌70年▪行走伊犁河】百年湟渠:流润古今一脉承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贾孜拉·博拉提拜       2024-09-02

一片土地,因一条渠水的浇灌而变得富饶厚重。

这条大渠就是历史悠久的人民渠,过去又叫湟渠,250余年来,它载着滚滚的喀什河水,穿越伊宁县、伊宁市、霍城县及兵团第四师3个团场,灌溉着千顷良田。它是新疆地表上少有的人工渠,也是新疆农业开发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改变了伊犁河谷的生态面貌,为伊犁开荒屯田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渠流润,百年一脉。奔腾不息的湟渠水润泽着物产丰饶的乡村田野,铺陈着秀美灵动的生态画卷,孕育出当下的满目锦秀、物美年丰。

林公精神,伊犁人民世代铭记

8月26日,我们来到喀什河龙口,只见四周绿树掩映,曲径飞桥相连,远山倒映成趣。轰鸣的喀什河水在堤坝闸口的引导下顺着渠道流向远方。

湟渠是新疆清代开始修建的最长的一条人工渠。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了灌溉开垦的土地,保证戍边军队的粮食供应,开凿了这条人工渠。250多年来,湟渠经过清代多任伊犁将军的续建、维修,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最终建成,全长99公里。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冬春之际,伊犁各级党委、政府都要组织机关干部和伊犁河北岸的各族群众对湟渠进行疏浚、取直、改造。1965年又重建了湟渠龙口,使湟渠水能够源源不断地灌溉流域内的土地。

喀什河.jpg

喀什河水在堤坝闸口的引导下顺着渠道流向远方。   王志华 摄

据史书记载,湟渠初名哈什渠,道光年间改称皇渠,民国时期称大裕农渠,又称阿奇乌苏渠、阿库斯坦渠等。1950年改称湟渠,1966年改称人民渠至今,但伊犁百姓还习惯地称这条大渠为湟渠。

值得一提的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伊犁将军布彦泰对湟渠进行了一次全面整修,当时发配伊犁的林则徐以年近花甲的多病之身,利用自己对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积极协助布彦泰解决垦荒难题,并认捐了从喀什河开渠引水这一水利工程中最艰巨和最重要的龙口工程。开工以后,林则徐亲自监督施工,历时4个月,终于建成了一条6里多长的引水渠。随后不久,其他各段渠道也相继扩建改造完毕,波光粼粼的喀什河水流经大小渠道,灌溉着广阔的良田。因为这段历史,当地百姓把这条人工大渠也称之为“林公渠”。

站在屹立于景区内高2.7米、底座1.5米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雕像前,不免触景生情,仿佛又看到这位花甲老人当年亲临龙口工地指挥督导,以其衰病之躯为造福伊犁人民日夜操劳的可敬身影。

喀什河6.jpg

喀什河龙口的林则徐雕像。   李剑 摄

伊犁史地文化学者赖洪波曾说,湟渠是林则徐与各族人民一道,在伊犁大地上雕刻的历史丰碑。当我们行走在伊犁大地,感受着这里的安宁平和时,当我们见证着伊犁在祖国的怀抱中,与祖国一同迈入新的发展征程时,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林公遗泽。

水脉传承,福祉绵延。林公留给伊犁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是一条至今泽被后人的大渠,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是兴民实边的塞防思想,是对伊犁与祖国各地唇齿相依关系的审视。

这丰厚的财富怎能不时刻铭记,代代传承呢?所以,今年4月,伊宁县成立湟渠文化研究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湟渠文化为主线,筹建博物馆。“目前,我们已成立了湟渠文化研究学会,吸纳了不少对湟渠文化有兴趣、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对湟渠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等工作,同时和伊犁师范大学、南京水利院等合作,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借助专家力量完成湟渠文化的资料收集、整理及展示。目前,博物馆展陈大纲已经修改到第三稿。”负责此项工作的干部王凯介绍,对湟渠文化开展有效保护、传承是基于新时代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共同要求,深入挖掘湟渠文化精髓,必将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砥砺奋斗的精神力量。

       百年流润,建设者们孜孜不倦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大湟渠、小湟渠,设施简陋,在近200年的历史中,时常被冲毁,灌区农田灌溉难以保证,灌溉面积经常大起大落。1949年,灌区灌溉面积仅为50万亩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水利事业,使伊犁水利事业蓬勃发展。上世纪50年代后期,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始对破烂不堪的大、小湟渠进行修复。1950年至1964年,国家给大湟渠拨款100多万元,对千疮百孔的大湟渠进行全面加固整修。至1964年,渠首已建成木质进水闸9孔,退水闸20孔,使大湟渠正常输水能力达到每秒40立方米,供水比较稳定。1965年10月,当地政府将引水枢纽从小龙口移至现址,动工兴建了喀什河枢纽及西岸总干渠工程,1967年4月竣工放水。至此,大湟渠正式更名为人民渠,小湟渠更名为团结渠。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龙口及湟渠经过当地各族人民和兵团农垦人的不断改扩建及维护,至今,大渠仍然滋养着新疆最大的产粮区,为当地的农业丰收作着贡献。

提起1964年的修建湟渠大会战,伊宁县墩麻扎镇托海村79岁老人孙金山感慨万千:“那时候修渠真是苦啊!从当年的秋后一直修到第二年开春,仅在过年休息了1天。大家肩挑手提,唯一的运输工具是马车。每天太阳一出来就要上工,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晚上都是几十人挤在一个地窝子里睡。”老人说,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当地人,大多参加过湟渠的修建。

喀什河2.jpg

喀什河引水枢纽工程。  李剑 摄

走在托海村,阳光灼热又明亮。路旁绿树成荫,路灯耸立,沿街围墙上不同内容的墙体画平添了几分艺术感。家家户户小院里,果树、花朵、蔬菜,种得茂密,长得喜人。

走不多远,一轮巨大的水车和古老的石磨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在悠悠渠水的推动下,水车缓慢地转动着,将人仿佛带入记忆的年轮。在年代久远的乡村里,水车、水磨曾是人们常见的生活工具,助人取水,帮人磨粮,一代代演绎着春耕夏忙的日子。

水车旁的院落中,葡萄架掩映着漂亮的民居。女主人巴提古丽·吐尔逊介绍,他们一家人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村里的变化看在眼里:“以前都是土路、土房、土墙,日子过得很难。现在变化很大,到处都很漂亮。特别是水车修在家门口,来游玩、拍照的人可多了。”

门前的防渗渠水波盈盈。巴提古丽每天都在渠水中清洗杂物,一家人种花种菜、扫院压尘,再不愁用水。她告诉我们,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修过湟渠。修渠虽然辛苦,但大家都知道,渠修好了能改变生活,都不嫌苦,现在生活果然越过越好。

喀什河1.jpg

喀什河龙口。     李剑 摄

走进喀什河流域管理处渠首站,一排白色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环境很幽静。屋内桌子上摆放着一排电脑,墙上挂着许多彩色液晶屏幕,屏幕上显示着总干渠各各干渠闸门启闭状态、流量等动态视频和数据。渠首站副站长安奕伟介绍,这里主要是龙口的匣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

自2001年起,喀什河流域管理处大力实施工程建设任务,累计投入资金28173.66万元,高质量、高标准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基本上解决了灌区工程性缺水的矛盾,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喀什河引水枢纽工程始建于1965年,1967年建成投入运行,是新疆创新的第三代新型弯道引水防沙渠首,被多个版本的水利教科书引用。经过近50年的运行,枢纽工程老化严重,2016年10月,喀什河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9月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喀什河引水枢纽重建后,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改造实现了安全监测和运行的自动化管理,闸门调控实现了“远程管理,少人值守”的设计目标,与过去相比,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在安奕伟看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赋能“古渠新韵”,实现了灌溉供水“看得见、控得住、测得准、管得好、用得顺”的目标,龙口正成为闪耀在喀什河河畔的一颗明珠。

喀什河4.jpg

安奕伟向记者介绍喀什河水利建设情况。 李剑 摄

依沙木东·如扎洪在这里工作了16年,是他们家守护龙口的第三代。“上世纪60年代,我爷爷是老龙口的守水人,而父亲一辈子的青春和汗水也都奉献在了这里。”依沙木东说,从小他就从父亲那里知道,守护渠水安全运行,就是守护群众的命脉。这么多年来,渠匣操控从手动到自动,工作方式不知比过去先进了多少倍,但从爷爷起就留在肩上的责任感至今影响着他。

70年来,经过漫长而循环往复的大修、改造,人民渠的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余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40余万亩,供水质量和服务有了质的飞跃。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伊犁各族儿女不会忘记老一辈修渠人的辛苦付出及一代代水利人的无私奉献。

历史的乾坤,往往隐藏于细小之中。一条湟渠,从古流到今,凝结了多少水利人的智慧,倾注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有多少各族人民水乳交融的团结故事,又有多少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

岁月悠悠,青史浩然。生生不息的湟渠,在悠悠时空中,又刻下了一道新的年轮。这年轮,印记着伊犁人奋斗的足迹;这年轮,荡漾着探索者激越的豪情;这年轮,映射着喀什河欢欣的希望。(记者 王志华 李剑 肖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