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深度报道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腾飞的伊犁天马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王杨       2024-09-04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昭苏,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着“天马故乡”的独特魅力。

翻开历史画卷,从《汉书·西域传》和《汉书·乌孙传》中对天马的记载,到“诗仙”李白《天马歌》中“腾昆仑,历西极”对天马魁梧俊逸的形容,天马在古代不仅为巩固边防立下赫赫战功,更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姑娘追表演

天马浴河

20世纪40年代,昭苏就设立了种马场,从事伊犁马的品种选育;60年代,昭苏设立军马场,近万匹天马入列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队伍。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发生后,3000多匹马匹从昭苏出发,穿戈壁、越冰山,奔赴唐山参与震后重建,写下了“万里骏马送深情”的动人故事。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马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和象征意义。近年来,伊犁州大力发展马产业,昭苏县更是一马当先,建设了天马旅游文化产业园、马文化博物馆等多个功能区,还有世界最大的马文化专题图书馆、马饲养骑乘体验区、马相关产品展示区、3D影院、天马文化演艺广场等。昭苏县养马历史悠久,草地资源丰富,在自治区《新疆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中被纳入重要范围,初步构建了“一核两场两园一环全域”的马产业发展新格局。

风驰电掣

2023年,昭苏县马匹存栏12.19万匹,分别占伊犁州直和全疆马匹存栏的24.4%和11.6%,马产业直接产值8.9亿元,是全国马匹存量最多、质量最优、知名度最高的县。昭苏县将伊犁马培育成速度型、速步型、温血型等新类型,积极推进全域马良种工程,推动赛事产业发展。同时,持续打造“牧歌昭苏 天马故乡”区域公用品牌,“天马”已成为昭苏旅游业代名词和主引擎,获得全国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盟主”单位称号,被农业部授予“昭苏天马农产品地理标志”。

马上拾银

昭苏县自1992年举办首届天马节以来已有32个春秋。天马节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旅游影响力节庆活动案例,2023年获“中国节事卓越品牌”三星奖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今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在昭苏圆满收官,充分展现“天马故乡”的新风采、新成绩。

万马奔腾

刁羊表演

2019年以来,为推动马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昭苏县依托湿地公园自然风光和马产业资源,打造“天马浴河”马主题表演项目,待业青年海依萨尔·法拉列汗因此吃上了“旅游饭”,他一边养马,一边参加表演,收入可观。周边各族群众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高涨,纷纷把马匹租赁给马队,增加收入。马队负责人巴音克西克说:“通过旅游项目的增加,从事旅游业的牧民队伍不断壮大,收入也在逐渐增加。”

2024年上半年,昭苏县接待国内游客298.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22.36%。

2023年底,全州马匹存栏49.89万匹,约占全疆马匹存栏的45%,居全疆首位;年出栏马匹29.5万匹,年产马肉4.78万吨;年产马奶5.79万吨。马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亿元。(文/记者 杨静怡 图/记者 赖宇宁 张庆华 刘成刚)

骏马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