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纵横交织,宛如奔涌不息的“动脉”;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承载着广大农民的致富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动能;伊宁机场迁建有序推进,即将开启航空新时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中欧班列呼啸飞驰,一路欢歌、一路飞驰,驶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
回首2024年,伊犁州直“六横十纵四联”的路网规划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民航立体化交通网带给各族群众高品质出行体验,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高速公路筑就发展路
进入12月,伊犁州很多公路建设项目进入冬休,但12月22日,在G577精伊公路工程项目控制性工程——北天山隧道内机声隆隆,打板、爆破、模板支设,各个工序交叉作业,施工人员开足马力赶进度、忙施工,不断刷新“进度条”,为如期实现工程完工奠定坚实基础。
宽敞的伊宁街道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G577精伊线SG—3标项目部一工区项目副经理王鲁鲁介绍,该隧道地处高寒地区,目前正在穿越区域性活动断裂带、地层岩性多变、地下水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极其复杂段。结合项目特点,项目部每天召开晚交班会,及时与各方商讨施工现场突发情况,同时,针对隧道施工作业,签订道路保通队伍3家,投入多台清雪设备,保证40多公里山路畅通,确保施工所需物资按时按点准时送达,为施工任务准时完成保驾护航。
G577精伊公路工程是目前伊犁州在建的大型交通项目之一。伊犁州交通运输局规划财审处负责人潘玲玲介绍,目前在建的连接州外项目有G219线昭苏至温宿、G219线温泉至霍尔果斯,同时将建成S242线巩留—尼勒克一级公路,实现尼勒克县与巩留县快速联通,不断提高路网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俗话说,有路必有桥,无桥不成路。12月20日,记者在伊宁市伊犁河三桥项目(一期)建设现场看到,3个钢主塔已全部合龙,百余名工人正在对原材料进行覆盖支垫,项目2024年已按既定目标完成任务。现项目正在做技术准备、冬储材料及整理现场,为2025年施工提前准备。
伊犁河三桥项目(一期)工程部部长杨明博说,伊犁河三桥是连接伊宁市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另一条过河通道,2025年建成后将成为地标式“网红桥”,对于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推动“两霍两伊”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昭苏县天马大道
据统计,到2025年,伊犁河上的桥将达11座,两岸通行能力将达37条车道,一座座跨河大桥就像一圈圈年轮,实实在在地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题,促进了伊犁河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发展,构筑起城市发展的主心骨。
“四好农村路”领跑振兴路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交通的“大动脉”,那么农村公路便是“毛细血管”,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
国道218线是伊宁县境内东西方向的主干道,沿线的乡镇、村队多,每日车流量2万多辆,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交通状况复杂。其中,位于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的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市场就在国道218线沿路。每逢巴扎日,交通拥堵状况愈发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出行。2024年,伊宁县委、政府对国道218线实施加宽工程,彻底解决了道路交通拥挤问题,消除了事故隐患。
“国道218线道路特别窄,赶巴扎时经常堵车。改造后的道路通行顺畅,我拉运牛羊更方便、安全了。”愉群翁回族乡上拜什温村村民马云鹏说。
路好走了,村子里的产业发展也活跃了。愉群翁回族乡政府三级主任科员李铸韬说,道路改造后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交通条件,还推动农特产品快速流通,助力沿线乡镇产业经济快速转变和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S237线伊犁河二桥至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加尕斯台镇公路
据统计,2024年伊犁州直国省道、农村公路及客货运场站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5.77%,超额完成投资。其中,2024年州直农村公路开工并完工项目74个,新改建农村公路885.86公里,完成投资11.47亿元,同比增长11.14%,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49.15%。计划和实际完成投资百分比全疆排名第二,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全疆排名第四,创建了察布查尔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加密航线满足出行需求
2024年4月15日12时许,伊宁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首航国际航班起飞;6月6日18时许,国产ARJ21货机伊宁至塔什干全球首航;10月11日,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12月1日,伊宁机场迁建配套设施暨S28线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翻开2024年的“成绩单”,伊犁民航的表现可以用“火热”两字形容。
“10月19日,机场航班起降架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的总和,充分证明了伊犁民航机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飞介绍,2024年,伊犁民航围绕“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进出境联起来”的航线网络目标,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航线网络建设,培育了多条“抬脚就走、转眼就到”的空中通道,已成为我国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便捷的空中通道,有力推进了伊犁、新疆与周边国家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
风景优美的伊昭公路
作为新疆重要的国际航空口岸之一,伊犁伊宁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将达252万人次,起降24880架次,货邮吞吐量完成8350吨。同时,为了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机场自2024年7月起新增了包括伊宁—银川—北京大兴、伊宁—重庆、伊宁—北京首都多条疆外航线,同时加密了伊宁—成都天府航线,并恢复了东方航空伊宁—南京等往返航线。这些航线的开通不仅丰富了旅客的出行选择,也进一步提升了伊犁伊宁国际机场的通达性和竞争力。
增开列车铺就幸福路
12月5日下午,一列满载着日用百货、机械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站开出,驶往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截至当天,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年度通行数量首次突破8000列,达到8035列。这是中欧(中亚)班列年度通行数量首次突破这一数值,刷新历史纪录。
今年以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开行的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持续增长,平均每2个小时就要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欧班列的换装作业。目前,该站日均通行班列数量达22列以上,已连续11个月通行数量保持在600列以上。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提前20天突破6000列、提前36天超过去年班列通行总数7762列。越来越多的日用百货、机电设备、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商品从这里走向世界。
自2010年以来,方便快捷的火车已成为伊犁百姓出行的首选
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已累计超过4.1万列,通行班列线路总数达到85条,辐射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为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奎屯工作的周亮告诉记者,以前坐车回家,从奎屯到伊宁市行程近5个小时,花费多、时间长、安全隐患大。如今,火车发车频率越来越密集,铁路交通的便利为他和家人在节假日出游提供了更多中短途的选择。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不断优化服务,动态优化调整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及时在热门线路增加运力供给,不断为旅客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进一步吸引了客流。其中,伊宁站聚焦全年旅客发送任务,多点发力深入挖掘客运提质潜能,打造“塞外彩虹”品牌服务“新名片”。截至12月20日,伊宁站累计发送旅客257.32万人次,提前11天完成全年旅客发送攻坚任务,展示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打通“梗阻”畅通民心路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牵动着百姓生活,更关系着城市发展的步伐。
伊宁国际机场 李亚锋 摄
伊宁市河北路延伸段向东与阿勒玛勒路连接,该延伸段全长470米,道路红线宽40米,道路改造从今年5月开始,目前已完成路基铺设。“该路段部分路基为高填方路段,最深填方达6米,为了保障道路安全及使用寿命,建设方采用冻融期自然沉降方法,避免道路出现不均匀沉降和道路塌陷等问题。”河北路延伸段项目经理马文俊说。
河北路延伸段是今年伊宁市31条道路提升改造路段之一。今年以来,伊宁市从拓展城市空间、优化路网结构、提升道路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便捷群众出行等方面入手,合计新改建道路54条,总长66.55公里,目前已完成24条道路,总长31.99公里。
2024年州直共计改扩建城市道路34条68.9公里,打通断头路6条,修补路面17.9万平方米。目前,一批批项目如期完工,一个个被视为顽疾的交通堵点被破解,一条条承载着市民期盼的道路被打通,不仅畅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也连通了群众的心,更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拉大了城市发展框架,扩宽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市发展“舒筋活络”。
“利群路以前车多人多,道路非常拥堵,提升改造后不仅增设雨污分流设施、街角公园,还从公园街至利群路路口增设右转车道,现在路畅通了,车也不堵了,群众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市民罗孝清说。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回顾2024年,伊犁州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六横十纵四联”的路网规划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民航已形成立体化交通网;伊犁伊宁国际机场、那拉提机场和昭苏天马机场,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州直99个乡镇695个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通客车率均达100%。
如今,遍布伊犁河谷的公路网,增大了各族群众的活动半径,促进了商品流通循环,推动了伊犁州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文/记者 李亚锋 图/记者 赖宇宁 张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