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匠人街”上拍照打卡。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张进峰)在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阿热买里村,春天燕子飞舞,夏天繁花似锦,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如童话般美丽,人们生活甜如蜜。
深秋的阳光不算刺眼,洒在身上暖洋洋的。11月3日,记者慕名来到“匠人街”,街面上土黄色的房屋整齐分布,一面面彩绘墙、颇具特色的雕花围墙落满了阳光。匠心筑梦厅、木匠坊、裁缝铺、冰淇淋店……三三两两的顾客,有着年代感的店面和摆件,让这条街充满了故事。
居民玛依努尔·吾买尔在家门口开了一间约15平方米的商店,售卖生活用品、零食、米面油、文具等,还有手工冰淇淋,平均每天有100元收入。今年夏天冰淇淋卖得最好,光冰淇淋一天就能挣200元。她的3个孩子都已成家,生活过得比蜜甜。
海迪且·帕尔哈提是一名“90后”,开了一家裁缝铺。心灵手巧的她会做各种时装,尤其是设计漂亮的裙子,吸引了许多顾客。目前,她每月收入3000多元。海迪且说:“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这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得实惠的是咱老百姓,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居民增收致富。”
匠人吐伊洪·吐尔迪在展示自己的木制品。
吐伊洪·吐尔迪是木匠世家,一家三代做各种木制品,除了在伊宁市销售外,还卖到了伊宁县、昭苏县、乌鲁木齐市、南京市等地。吐伊洪开的木匠坊里,有大大小小300余件木制品,都是他精心制作的,周围邻居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他打算招收2名徒弟,把木工手艺发扬光大。
街面上几名孩子正在嬉戏打闹,也有几名拍照打卡的市民,他们在彩绘墙、匠心墙旁留下了精彩甜美的瞬间。
近年来,克伯克于孜乡坚持特色产业规划和发展,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发展城郊村特色产业,把“匠人街”融入克伯克于孜乡乡村旅游路线,以鸽子市场、祥瑞苗木等为支撑,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2021年,阿热买里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项目,投入中央专项资金499万元提升建筑风貌,打造了传统手工艺特色街——“匠人街”。目前汇聚了缝纫坊、木匠、花匠、面点匠等13个商铺及一条文化长廊,不仅有手工展示,还有扎染等体验馆。
伊宁市政府办公室驻阿热买里村工作队副队长张伟军说:“这些年通过推进乡村振兴,老百姓实现了增收致富。为改善人居环境,我们村打造了‘匠人街’。今后借助乡村旅游的东风,我们还要引进民宿、特色小吃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匠人街”的打造,不仅改变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还改变了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他们发挥各自所长,做起了各种经营,原本普普通通的街道,变成了网红打卡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让他们在家门口致富的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