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社会法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颗赤诚心 一生爱国情 三代从军志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王杨 古利旦·马合沙提 贾孜拉·博拉提拜       2024-11-28

一颗赤诚心 一生爱国情 三代从军志

在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有这样一户哈萨克族“光荣之家”:第一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边防巡逻、维护社会治安和支援地方建设的爷爷;第二代是改革开放时期,进行军事训练、执行戍边任务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父亲;第三代的儿子服役于武警某部队,能打硬仗、承担维稳处突任务,堪称新时期训练尖兵。流走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祖孙三代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为家乡建设、边境守护默默奉献。传承了半个多世纪的红色基因已然成为沙特克·多里坤一家的优良家风……

202411271712.jpg

胡达别力嘎(中)向儿孙们展示自己当年所获的荣誉证章。

时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沙特克·多里坤特地从伊宁市赶回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那个离县城最远却是爷爷奶奶生活了一辈子的家,给两位在党50年的老人送上鲜花、烹牛宰羊,以过节才有的仪式为爷爷、父亲和自己,这个一门三代皆为军人的“光荣之家”庆祝。

军人本色

沙特克的爷爷胡达别力嘎,1944年出生在昭苏县,1959年参军时只有15岁。

彼时,特克斯县某武警部队乘骑小分队在夜色中执勤。巡逻途中,已当了几年军马饲养员、熟悉地况的胡达别力嘎不时向战友们介绍安全防护知识:哪些地段可以乘马快跑、哪些地段必须牵马徒步、乘马行进中如何观察和处置异常情况……蜿蜒的边防线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马蹄印,也留下了胡达别力嘎9年的青春岁月。

而胡达别力嘎的故事,大多与马有关。

1964年秋,胡达别力嘎从部队回昭苏县探亲途中,在阿克达拉乡附近的特克斯河,遇到有人落水。

几个牧民骑马过河时,不慎跌落水中。见状,胡达别力嘎匆忙下马,凭着一身力气和从小练就的骑马好把式,帮着一起连人带马拖到岸边。直到被救的牧民将锦旗送到部队,战友才知道胡达别力嘎在探家途中见义勇为的光荣事迹。

作为军马饲养员,胡达别力嘎没少在部队周边的牧区打草放牧。有时,因为打草的地方离部队比较远,中午回不去只能到附近牧民家凑合一顿,一来二去,跟牧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1966年的一天,外出打草时得知一位牧民兄弟病重需要住院,他毫不犹豫把攒下的300元津贴全部交了住院费。

在遥远的天山脚下,胡达别力嘎和他的军马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养好马、驯好马、守好边。期间,因为表现优秀,他屡受嘉奖,多次荣获“五好战士”称号。

1968年10月,胡达别力嘎转业回到地方,在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乡人民武装部工作。直至退休,老人的军人本色始终未变。

守护家园

1987年,18岁的多里坤·胡达别力嘎从父亲手中接过保家卫国的“接力棒”,积极报名参军,如愿成为阜康某部队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多里坤在部队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好作风、好习惯伴随他走过了以后的工作、生活之路。

1990年退伍后,多里坤先在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乡担任团委书记,后来调到乡武装部工作。

“我们这里是边境乡,除了日常工作,护边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武装部,多里坤主要负责护边等工作。在胡松图喀尔逊绵长的边境线上,他和同事、当地护边员一道,常年坚守在天山脚下,巡逻、护边。并协助边境派出所开展巡边踏查、边境清查、线索追查等工作,为推进群防群治建设、查破涉边案(事)件发挥着作用。

有人劝他:“又不是专职护边员,每天走那么多冤枉路干啥?”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多里坤总会回答:“这条路给我们带来了安宁,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生活,在这条路上走再多,我都不觉得累!”

36年的工作生涯,多里坤先后获得37次“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最值得骄傲、也是最光荣的事情是在我们家族中,祖孙三代接续参军!希望这种红色基因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多里坤满脸骄傲地说。

红色传承

1991年,沙特克·多里坤出生了。从小耳濡目染长辈当兵的故事,沙特克长大后也想像父辈们一样穿上军装,保家卫国。2011年9月,高中刚毕业他就报名参军,去了塔城,开始军旅生活。

初入军营的沙特克发现部队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平淡单调的执勤训练,便打电话向爷爷诉苦。“越是和平时期,越要经得起平淡平凡的考验。只有保持昂扬斗志,认真刻苦训练,上了战场才能敢于冲锋,才能打胜仗!”爷爷的话让电话另一头的沙特克感到深深的自责和羞愧。从那以后,他开始刻苦训练。

在部队,沙特克成了训练尖子;回到地方后,他又来到公安局工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沙特克转而从事消防安防工作,但军人本色始终未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样样拿得起来。

“爷爷的艰苦奋斗让我懂得珍惜当下,爸爸的拼搏进取让我明白要不断提升自己,他们都是我的榜样。”沙特克说。

像胡达别力嘎这样,红色血脉代代传承的军人家庭还有很多,他们热爱祖国、保卫和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和力量。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胡达别力嘎和老伴堆写汉仍守在天山脚下的胡松图喀尔逊乡。一个退伍老军人、一个退休老教师,他们以身教胜言传的方式影响着儿孙热爱家乡、甘于奉献。(文/图 记者 陈雁萍 努尔开力得·奴拉审 苏敏)

mmexport173156579249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