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伊犁新闻
濒危鸟类彩鹮现身伊犁河谷
来源:伊犁日报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刘洋       2021-09-11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赖宇宁)在新源县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今年夏天由于3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大熊猫”的彩鹮的到来,使得这里成为伊犁鸟类爱好者观察摄影的天堂。

20210910000662_73b5b6acfe61401c8deba36de786e48bd8fc61f2.jpg

彩鹮属于大型鸟类,是珍稀鸟类朱鹮的近亲,长着弯刀一样的长嘴巴,羽毛会随着光线改变,变幻褐色和铜绿色的金属光泽。彩鹮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以水生昆虫、虾、甲壳类为食。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南部、非洲等地,国内极为罕见,近年来仅在国内个别省市有零星发现。目前,彩鹮在中国属于极度濒危的鸟类。

今年4月26日,新疆野生鸟类爱好者夏咏一行3人在新源县开展鸟类调查时,观察到一只彩鹮在湿地中觅食。8月12日,伊犁摄影爱好者晏海军在那拉提湿地公园拍摄时,发现多达32只的彩鹮种群,其中一半是亚成体。在已知资料中,如此众多的彩鹮数量在全国都属罕见。由于还未发现彩鹮的巢穴,彩鹮是否在伊犁河谷繁殖还是个谜。

20210910000663_2e41192e0fd33904a814e6727b7d08f4b28c3a20.jpg

9月3日,记者随晏海军来到那拉提湿地公园看到,一群群彩鹮一边在浅水区慢步行走,一边将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水中探觅食物,有时为了探觅水底食物甚至将整个头部完全浸入水中,非常活跃。

从事鸟类繁殖系统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性进化研究的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刘阳认为,在伊犁河谷发现数量众多的彩鹮种群,说明食物的充足和没有人类的干扰,本地河湖及湿地生态环境满足这种珍贵水鸟的栖息条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副秘书长李连成表示,彩鹮迁徙到那拉提湿地公园,也是当地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河湖及湿地保护所取得的另一张“成绩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自然环境在进一步变好,物种多样性在进一步丰富。今后,很有可能会发现更多品种的珍稀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