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
——伊犁州党委老干部局创建模范机关工作纪实
近年来,伊犁州党委老干部局强化党建引领,把创建模范机关融入老干部工作中,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推动全州新时代老干部工作取得新进步、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加强党性修养 打造政治过硬模范机关
州党委老干部局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5名。该局始终把讲政治落实到老干部工作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模范机关为抓手,采取辅导讲座、专题党课、集中培训、送学上门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自觉将政治理论学习贯穿于工作、生活全过程,把创建模范机关落实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中。组织全州离退休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6000余场次。
坚持把老干部工作融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强化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推行“优化+优建”模式,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把党组织建到老干部社团等方式,不断扩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有效覆盖。扎实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制定《伊犁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五个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工作,确保全州234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实现全面达标,切实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打造成统一老干部思想、凝聚老干部力量的主阵地,打造成密切党群关系的温馨家园。
强化载体功能 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州党委老干部局不断强化老干部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微信推送、送学上门、线上交流等形式,将党的声音送到老干部中去,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离退休干部心坎上。
在切实抓好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室)、老干部(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传承红色基因、倡导文化养老、激发奋进动力的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组织2600余人次老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办专题访谈、演讲比赛、诗书画影展览、主题宣讲等各类活动6700余场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州直各县市组织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老干部参观考察活动170场次,老干部们结合亲身经历和所学所思,畅谈真实变化、真切感受。依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文艺社团、老年大学,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百年芳华颂党恩”演讲比赛、“巾帼诵党史·欢庆妇女节”主题党日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比赛、“红色故事汇”“我的入党故事”“喜迎二十大·经典永流传”诵读沙龙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用心用情服务 发挥老干部余热
州党委老干部局把用心用情、精准服务理念贯穿老干部工作始终,积极打造网络学习平台,依托“离退休干部工作”“新疆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广泛组织离退休干部收听收看网上报告会并开展在线交流。为帮助老干部跨越“数字鸿沟”,连续3年举办老干部智能手机操作专题培训287场次。强化离休干部精准服务,实行“一人一策”,建立在职干部“一对一”包联离休干部制度。扎实开展“我为老干部办实事”实践活动,开通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改造完善老干部集中居住的北苑小区基础设施;打造老干部书画摄影展厅、红色书屋;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连心”走访服务活动。去年以来,全州累计走访慰问老干部9.8万余人次,精准帮扶特殊困难老干部79人24.4万元。加强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在职干部全覆盖联系老干部和“亲情服务联系卡”制度,坚持“四个必访”服务机制,推动老干部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增强有效性。
传递正能量,持续引导离退休干部为伊犁经济社会发展再作新贡献。目前,州、县两级共有老干部宣讲团12个、老干部专家服务团17个、各类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102支。老干部们采取“大宣讲+”“小课堂+”、现代文化进庭院、科技服务到田间等方式,深入村、社区、学校、农家庭院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技术支农等活动。以“阿斯娅工作室”为代表的38个老干部工作室,吸引和凝聚500余名老干部在政策宣讲、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17名退休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投身疫情防控一线,1.2万余名老干部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1.8万余名老干部自发捐款296.2万元、缴纳特殊党费11.06万元支持抗疫。
在今后的工作中,州老干部局将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以争做有政治品格、有崇高精神、有为民情怀、有担当作为的新时代“四有”老干部工作者为目标,通过创建模范机关,发挥党组织作用,激发老干部的政治热情,发挥老干部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实现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真正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 杨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