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 >深度报道
【“感受哈展会”系列报道之三】伊犁企业“走出去”越走路越宽
来源:伊犁新闻网     点击:
字体:
分享到:
编辑:贾孜拉·博拉提拜       2023-07-15

“你们企业对哈萨克斯坦市场做过专门调研吗?”

“没有,我们只是掌握全球三文鱼消费的大数据,以此来判断我们企业在相关市场的销量。”

一问一答间,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如的“世界眼光”显露无遗。

三文鱼养殖项目投产之初,天蕴团队就已经开始布局国内一线城市以及全球市场。张玉如告诉记者,她去的国家越多,就越明白中国的飞速发展靠的是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以三文鱼这个产品来说,尼勒克县有很好的水资源适宜养殖三文鱼,采用专业的养殖技术,产品具备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所以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一直打造的名片是“中国人的三文鱼”,在全球格局内竞争,这是张玉如和她的伙伴们思考的核心。

企业的销售经过了一个递增的过程。前几年企业做中国市场,从一级市场(即批发市场)发给大批发商,这种交易方式的优点是简单快速流量大,缺点是经常受全球市场影响,三文鱼价格波动大。2020年,公司进一步建设全产业链,包括一、二级加工,三文鱼在每一条渠道的应用方向都不一样,有西餐、自助餐、日料等一系列不同应用,还将产品推向了消费终端零售,切割好做冰鲜。通过这种细分,企业在2020年至2021年已经在国内多种渠道有了一定占有率。今年开始尝试海外市场的探索,本次参加哈展会是投石问路。企业对于周边的一些国家不是特别了解,中亚吃三文鱼的习俗比中国早,消费方式也不一样,最好的吃法是做烟熏,欧洲的习惯吃法是把三文鱼拿到冷餐上做烟熏,配酒或者是配三明治。但三文鱼进入中国时一般是以做刺身为主,所以有部分国人先入为主认为不能做烟熏。

企业只掌握全球三文鱼市场的大数据,因为他们的产品在三文鱼的品类里,属于高端的小众消费,企业要的不是销量有多大,而是要占领高端市场,不需要做所有品类。三文鱼的产能在下降,消费力一直往上走,这是一个供需不太匹配的产品。通过3天的哈展会,哈国市场给企业的感受就是三文鱼在哪个国家都有消费群体,而且对三文鱼的认知都比较深,中亚市场肯定是企业要关注的。

伊犁天一农业有限公司从建厂到现在有3年时间,这家民营企业在2020年4月才选定鲜食玉米作为开发项目,目前研发有鲜食玉米罐头、玉米粒、玉米汁、玉米面,还有做高端食材的原料玉米芯。对于企业的发展目标,该公司总经理曾浪生说,在鲜食玉米这个农产品赛道上,企业计划用2至3年时间做到全国的天花板。

曾浪生的自信来源于掌控的资源,当前企业已建成40万立方米库容的冷库,年均消耗几亿穗的鲜食玉米,且能实现全年原料保供。鲜食玉米出厂价一个已卖到1.8元至2元,市场均价4元至5元,通过种、产、销三产融合发展,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品质上,他们已经具备冲顶的实力。针对哈国市场,企业推出的主要产品是甜玉米罐头,哈国及中亚各国市场需求量很大,虽然俄、哈方有相关的加工企业,但伊犁天一农业有限公司认为他们的技术水平完全能构建产品的“护城河”,如果能将罐头等产品从伊犁走出国门销往国外,冷链运输和运输距离将占据诸多优势,为此企业正考虑在哈国组建销售网络,和哈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走出去的企业将越来越多,这是趋势,也是伊犁正在努力的方向。伊犁发展,未来可期;伊犁企业,未来可期。(完)(记者 许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