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本报伊宁讯(记者李剑)1月8日,皖疆电影合作项目“可克达拉之恋”座谈会在伊犁州文联举行,来自安徽的考察组人员与伊犁当地文艺家,就电影涉及的年代背景、细节、故事内容、主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力促该项目成功落地,向观众讲述边疆故事、兵团故事。
可克达拉是伊犁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军垦战士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缩影。一代代边疆人、一代代兵团人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守家卫国。安徽省文联作家、编剧郭明辉说,他早先正是通过创作于1959年的歌曲《草原之夜》了解到可克达拉。正如歌曲中所唱: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郭明辉认为,这片热土需要一个爱情故事,以美丽的爱情为线,呈现万千儿女投身边疆、建设家园的事迹。
对此,伊犁本土文艺家们给予了真诚的建议。
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作协主席吕自辉说:“我是兵二代(兵团出生的第二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凡是有边境线的地方,就有兵团;凡是最艰苦的地方,就有兵团人。我希望,兵团对于祖国的意义、对于现实发展的意义,都能在剧本中体现出来。同样,我们也希望在电影中看到兵团这些年的发展成就。”
这片土地凝结着太多人的热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疆的那一代人,真的是充满了理想主义。”伊犁州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耕耘说,“正因如此,他们的故事本身就足够动人。我建议,电影表现的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真实展现他们的理想、奋斗和精神。”
真实呈现,是与会诗人程相申,作家何金良、郭文涟、马康健等伊犁文艺家的共同心愿。“身处边疆的人,内心的家国概念会更强烈。”诗人王兴程的这句话道出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声,“我们生活在这里,就是在为祖国守护着边防。”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文化厅电影处原调研员刘金玉说:“通过此次座谈,我们有信心打造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反映兵团精神、呈现新疆的大美,并希望与年轻人产生共鸣,将这种精神、理念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