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舞蹈表演。 王理立 摄
□本报记者 苏敏 古荣 王理立
“如何体现伊犁本土文化,在节目策划时,我们想到了以民歌联唱的方式展现伊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特色。”6月7日,在谈到节目策划时,伊犁州巡演导演马瑞林说出了节目创作的想法。
表演形式定好了,唱什么歌?这又让导演组犯了难。马瑞林说,要把这5首歌曲串起来,还必须在一个基调中,于是就想到了哈萨克族民歌《恰秀》、维吾尔族民歌《黑眼睛》、回族民歌《雪白的鸽子》、锡伯族歌曲《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以及新疆民歌《吉尔拉》,每首歌曲选取1分钟左右,以欢快、热情为主基调,每首音乐都是前一首音乐的升华,在整首歌曲的结尾部分,导演组还邀请专家填了词,最后给大家呈现出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画面。
民歌联唱作为本土节目之一,全部是由伊犁师范大学的师生共同演绎的。“所有的舞蹈演员都是学生,虽然比不上专业的演员,但大家对每一个动作追求极致,与歌曲配合进行打磨,每个人都尽己所能,给大家展示最完美的艺术效果。”伊犁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魏勇说。
由107人演绎5分钟舞蹈,刚接到编排任务的伊犁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研室主任张婷将重点放在如何用舞蹈来展现伊犁本土歌曲的特色风情上。“通过以歌为主,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用多民族舞蹈融合来展现我们大美伊犁。”张婷说。
在一个月的排练中,张婷带着大家一次又一次练习,对每一个细节、每个走位一遍遍打磨,直到烂熟于心。
最让张婷感动的是25名毕业班学生没有一人离开,都留在学校参加这次活动。来自库尔勒的学生马杰推迟了回家的时间,他说:“大学四年,从来没有走上这样大的舞台,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我很兴奋,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