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关注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铭记伟大胜利 聚力勇毅前行

时间:2023年07月28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3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抱着保卫和平、保卫家乡的信念,毅然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7月27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这段历史,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人物,都在追忆那段气吞山河的正义之战,致敬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儿女

保家卫国 不忘党恩

——记抗美援朝老兵王义臣

□文/图 本报记者 杨静怡

1932年出生的王义臣,是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尖刀兵,参加过很多著名的战役。如今,91岁的王义臣住在霍城县清水河镇,生活幸福,儿孙满堂。

  尽管王义臣听力不好,但记忆力却超强,入朝作战的很多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每当向别人讲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岁月,他总是满怀激情。抗美援朝期间,王义臣荣立了集体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王义臣说,当他接到命令后,什么都没有想就加入了参战队伍。防空警报响了很多次,美军的几架飞机在空中盘旋,几乎没有一个晚上能睡好觉。即便如此,也没有人退缩。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但志愿军战士的信仰从未动摇过。在战士们的英勇作战中,美军被打得如惊弓之鸟,狼狈不堪。为挽回溃败的局面,美军动用飞机、重炮、坦克狂轰滥炸,但无济于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包围战之一——云山战役。这次战役,歼灭敌军2046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敌机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缴获汽车170辆、各种炮190门,还有大量的枪支弹药。

  王义臣拿出牺牲战友的照片,一遍遍摩挲着那些熟悉的脸庞。他说,战士们躲进防空洞,那里非常潮湿,气味难闻。但为了战斗胜利,再恶劣的条件也要忍受,否则不但自己要丧命,整个防空洞里的战友可能都要陪葬。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在军事装备等很多方面处在劣势的条件下,仍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

  王义臣说,1953年7月,中、朝、美三方代表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在朝期间,王义臣所在的部队还帮助朝鲜人民建设被敌军炸毁的桥梁、公路、铁路、医院、水库等。

  王义臣说:“虽然抗美援朝战争打得异常艰辛,但在这场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较量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处于巨大劣势的情况下坚持浴血奋战,最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上,都是中国人民的一场辉煌胜利。”

  如今,王义臣依旧不忘自己曾经是名军人。生活中,他勉励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不忘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们没有一个怕死的”

——记抗美援朝老兵朱锦山

□文/图 本报记者韩莎莎 卡米拉 本报通讯员贾宏艳

  7月24日,在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库乃桑村的一座普通乡村院落里,老兵朱锦山穿着一件褪色的军装,蹒跚着从屋内走出来。他胸前佩戴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在盛夏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锦山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军田乡振丰村,曾在涟水县担任游击队队长。1947年3月,他参军入伍,先后担任班长、排长,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一生数次负伤,荣立三等功3次。

  朱锦山今年已经94岁高龄,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讲起战场上的往事声音格外激昂。虽然时隔70多年,朱锦山对战场上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亲历长津湖战役的朱锦山眼含热泪地回忆说:“许多志愿军战士牺牲时还保持着战斗姿势。当时,气温零下40℃,许多战士为避免被敌人发现,趴在雪地里隐蔽直至被冻死。我亲眼看到,一个连的人全部冻死。当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守住阵地,才能保卫祖国;把敌人打跑了,才能有太平日子过;咱们中国人,没一个怕死的。”

  朱锦山老人回忆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就属上甘岭战役打得最为艰难。”

  “我所在的连队跟随大部队驻守一座高地,美韩联军不断派出飞机、大炮轰炸,派遣地面部队想要抢占高地,战斗相当激烈。”朱锦山说,敌军基本都装备了自动步枪,火力很强。我们用的却是“汉阳造”,每发射一枚子弹都要拉动一次枪栓,在射程、精度、性能上与敌方差距很大。虽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担任冲锋任务的战士却始终冲在前,展现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令人动容。“冲啊!”整个战场上都是战友们杀敌的怒吼声!

  “就这样我们打退敌人八九次进攻。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部队伤亡惨重。由于补给上不来,战士们只能吃一小块干粮和着雪吞下去,没有水喝,嘴唇都干裂了,还要随时防备敌军攻山。两天下来,我所在的连100多号人只剩下不足10人。”朱锦山哽咽着说。

  “战斗结束后,我们已经没有人能自己站立起来,都是被补充上来的战士背下山的。”朱锦山两眼闪烁着泪花说。

  “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得意的一次,就是担任排长时,带领战士们俘虏了美军的一个排,受到全军表扬,记三等功一次。”说到这,老人笑起来,脸上写满骄傲。

朱锦山(中)在给学生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韩莎莎 摄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当年8月14日,朱锦山回国,在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山军校学习,由于成绩优异,他被挑选进入飞行员培训班继续学习。

  朱锦山于1957年7月从部队退役,1964年6月响应毛主席号召,投奔在新疆支边的弟弟,开始支援边疆建设。

  在支边建设中,朱锦山不改英雄本色,兢兢业业地为边疆建设和地方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抗美援朝精神有着永恒的生命力。”朱锦山说,当年志愿军战士大都20岁左右,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铺就了胜利的道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充分彰显了人民军队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精神品质,展现了志愿军指战员不愧为中华民族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光荣称号的精神风采。

  “如今能与各族群众共同过上幸福生活,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伟大的人民。”朱锦山说。

时刻永葆先进 不忘军人本色

——记抗美援朝老兵王太国

□文/图 本报记者杨静怡

  居住在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开力木库勒村的王太国,今年已95岁高龄。身体硬朗的他,依旧喜欢从电视剧中找回过去那段峥嵘岁月,缅怀逝去的战友和那段属于他们的烽火岁月。

  1951年,王太国主动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12月的一个晚上,在智取敌军桥头堡战斗中,王太国同敌军搏斗时,被刺伤右上臂,致使右胳膊丧失活动能力。虽然如此,王太国从没有向组织伸过一次手、张过一次嘴,子女们也没有沾过这位功勋卓著的父亲一点光。

  儿子王永福说:“父亲一直省吃俭用,从小他就教育我们要有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更多地回馈社会。父亲说,他是在替战友们活着!”

  在回顾抗美援朝战争时,王太国说:“朝鲜战争打得很艰难,苦得很,没有粮食,弹药也很少。实在没有弹药,就拿石头砸敌人。”说到这里,王太国的眼眶湿润了。战友们一天也吃不上一个馍馍,但大家心中有信念,那就是必须拼尽全力保家卫国。他说着指了指头上的一道深深疤痕,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敌人拼刺刀时留下的。

  如今,离开部队多年的王太国依然保持着军人的良好作息习惯,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打扫卫生、整理衣物,然后看看报纸、听听广播,坚持看《新闻联播》和军事节目。

  “人活着就要不断地学习,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我虽然已经95岁了,但仍旧坚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王太国说。

“那些记忆刻骨铭心”

——记抗美援朝老兵米仁祥

□文/图 本报记者韩莎莎 卡米拉 本报通讯员贾宏艳

70年前,米仁祥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投身血与火的抗美援朝战场。

7月24日,记者见到已经86岁的米仁祥。

米仁祥1937年出生于湖南辰溪县黄溪口镇周家村(双溪村),1952年1月从山东烟台市参军入伍,同年5月赴朝参战。说起抗美援朝,老人的思绪又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米仁祥是文艺兵,到朝鲜以后随文工团到一线慰问演出,返回后,多次向部队领导请战,可因为年龄小一直没有批准。

  “不让我上战场,我就不当兵了。”米仁祥坚决地说,领导看到了他的决心,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对于朝鲜战场,米仁祥有着太多难忘的记忆。“我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还是有说不出的害怕,毕竟战场上生死就在一瞬间。”排长看出了这个16岁战士的担心,关切地说:“小米,在战场上要好好地听,听子弹、炮弹飞过的声音,听到‘嗖嗖’的声音,就比较危险,‘突突’的声音,危险性就小一些,一定要记住。”

  “战争是残酷的也是艰苦的。”米仁祥说,战士们只能在荒郊野外卧着睡,或在战壕里、防空洞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每天只有一餐米饭,其余是吃高粱、面粉,这些都是从中国运去的。敌人来了,没吃饱,也要拿起枪去打仗。

  对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米仁祥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由于敌机连续空袭,给养物资无法运达前线,战士们偶尔会挖些野菜充饥,有一次战士们在连续3天没有食物充饥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牙膏充饥。

  “我们有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米仁祥说,“我们一个班10个人,最终剩下了3个人,7个人都壮烈牺牲了。”提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默默擦拭眼角的泪水。

  1959年3月,米仁祥退伍参加工作。1962年5月,申请支援边疆建设,至今一直在巩留县塔斯托别乡古丽巴格村务农。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米仁祥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扎实工作,用汗水书写了一位老兵对初心的坚守。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作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米仁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感谢党和政府多年来对自己的关怀,始终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