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草原之夜》舞蹈演出。 刘成刚 摄
本报伊宁讯(记者王志华 刘成刚 李亚锋)舞姿曼妙,歌声动人,乐曲悠扬……8月21日,“建功新时代,铸就新辉煌”2023年伊犁州舞蹈、声乐、器乐大赛分三组在伊宁市金陵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伊犁州博物馆、伊犁州文化馆进行决赛,以高水准的舞台演艺展示伊犁文艺百花齐放的喜人成果。
此次大赛参赛选手涵盖州直各县市和兵团第四师各级、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及个人。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进入决赛的节目个个精彩。赛场上,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歌声婉转,琴韵悠扬,舞姿优美,比出了水平、赛出了风采。
在舞蹈赛场,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古典舞等不同舞种争相登台,舞者以或曼妙或威武、或时尚或古典的绝美舞姿,展现时代主旋律,歌颂美好幸福生活。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歌舞团演员迪丽巴尔·木哈地尔刚表演完锡伯族舞蹈《边疆卫士》,又抓紧换装,为下一场表演做准备。“我们表演的《边疆卫士》以1764年锡伯族军民到边疆戍边屯垦为背景,展现西迁精神和爱国情怀。在这支集体舞中,女子要跳出送别丈夫不舍的心情,男子要跳出万里出征、保卫边疆的豪情,舞蹈同时展现锡伯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有一定难度。大家一遍遍排练,付出了很多心血。”迪丽巴尔说。
“这次大赛舞蹈项目共有75组选手参赛,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5岁,涉及面非常广,老少参与度非常高。希望通过大赛,实现各县市间的同台竞技,呈现出更多的好作品,在实现文艺共享的同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挖掘本土艺人,繁荣伊犁州的文艺事业。”伊犁州歌舞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帕提曼·孜娜提说。
大赛按照年龄分为少儿组、青年组、中老年组展开角逐,同时设立公开组,由专业团队演员表演节目,实现文艺共赏共享、交流互进。
在声乐赛场,一首首歌唱祖国、歌唱共产党、赞美家乡、表达美好情感的歌曲响彻礼堂,歌手们通过流行、民族、美声三大唱法,以歌传情、展示风采。
“五十六个民族亲亲一家,就像百花园里盛开的花。红红石榴结籽抱在一起,哎呀谁也离不开谁。母亲是中华……”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选手何甜甜演唱了歌曲《母亲是中华》。她告诉记者,平时就喜欢唱歌,能参加这样一场兵地融合的文艺活动,非常幸运,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
器乐赛场上,有钢琴、双排键、萨克斯、吉他、小提琴等西洋乐器演奏,有唢呐、二胡、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演奏,还有冬不拉、弹布尔、斯布孜额、马头琴等民族乐器演奏。
奏响“乐”韵,切磋“器”艺。选手们纷纷拿出绝活,亮出功夫,行云流水地演绎了一段段荡气回肠、余音绕梁的精彩曲目。
奎屯选手苟新利表演的是双排键独奏《蝙蝠序曲》,激情四溢的演奏令他满头大汗。“我是一名大四学生,能登台表演,既是对自己的锻炼,也通过与同行交流,帮助自己提升技艺,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他说。
本次大赛由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宣传部、伊犁州文化和旅游局、伊犁州文联主办,伊犁广播电视台、伊犁州歌舞剧院、伊犁州音乐家协会、伊犁州舞蹈家协会、兵团第四师音乐家协会承办。
“此次大赛参赛选手有230多组,各县市选手饱含激情,比赛作品以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唱伟大祖国、歌唱美丽家乡为主旋律,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提升各县市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升业务能力。这次比赛也是伊犁州的一次文化盛事,为推进文化润疆贡献文艺力量。”伊犁州歌舞剧院副院长周雄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