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伊犁州档案馆档案文创作品在全国获奖

时间:2023年09月13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本报伊宁讯(记者马承璐)近日,由中国档案学会组织的首届档案文创作品展示活动在昆明举办,伊犁州档案馆入选参加现场展示交流并获三等奖。

  9月8日,记者来到州档案馆,看到获得首届档案文创作品终审展示的“创新与传承”小夜灯。小夜灯以州档案馆建筑外形为主体,巧妙地将笔筒、手机支架功能集于一身、融为一体,在透明亚克力材质上用极致简洁的素描线条,展现档案馆新颖独特、现代简约的外立面轮廓设计,辅以“6·9”字样和伊犁档案标识,寓意新时代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木质笔筒底托书写着档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字样,体现档案馆保存历史、传承文化的职责使命,整个作品既蕴含历史文化的厚重,又彰显现代设计的灵动。

  近年来,州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高标准,深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档案宣传形式,推出书签、折扇、鼠标垫、手提袋、纸杯、笔记本、笔筒小夜灯等系列档案文创作品。作品以馆藏珍贵档案史料为主要素材,辅以伊犁档案标识、档案宣传用语及查档地址、电话和流程等档案元素,将历史和文化融入其中,赋予日常用品以深厚的档案文化底蕴。

  说起此次获奖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州档案馆保护技术与编研处二级主任科员郭琴琴介绍说,台式小夜灯作品名称“创新与传承”,来源于伊犁州档案馆建筑外立面采用的《历史画卷》设计方案,俯瞰为一幅打开的卷轴,寓意历史在流动,展现了档案馆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神圣使命;平视为一幅打开的画卷,将城市的建筑形态、城市天际线等剪影符号反映在建筑本体上,外立面运用全新的材料、构件,如大小不一的玻璃窗以及穿孔铝板等材料体现了城市发展百态,以流线型的建筑体量作为画轴、画卷,寓意城市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方向以及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与传承”台式小夜灯既可以作为办公一族及学生的桌面摆件、笔筒及手机支架,还可作为夜晚床头灯使用,作品集实用性、创新性、大众性于一体,整体美观且实用,符合当下文创作品的流行趋势。

  郭琴琴说:“用创意传承历史,让档案赋能生活。州档案馆将认真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开发创意,继续根植馆藏,深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从细微之处入手,在挖掘地域特色方面深耕细作,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和档案文化创意开发,创新档案社会服务形式,把伊犁特色档案文创作品转化为档案文创产品,面向大众宣传档案,传播弘扬档案中蕴含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群众档案意识,推进文化润疆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