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金秋建设热潮涌 快马加鞭势如虹

——伊犁州第三季度重大项目观摩活动综述

时间:2023年10月27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尼勒克县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治救治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新建传染病综合楼封顶。    王志华 摄

清水河配套园区新疆聚格新能源储能电池加工项目。      李亚锋 摄

观摩奎屯中创环能新材料科技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制品项目。     李亚锋 摄

新疆门总纺织有限公司年产6千万米坯布生产线正在安装中。    李亚锋 摄

特克斯县封闭式储煤厂建设项目观摩现场。    王志华 摄

昭苏县喀夏加尔镇小别迭旅游度假区望湖庄园已建成的树屋、船屋。   王志华 摄

霍尔果斯中金科技产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在展示新能源摩托车。李亚锋 摄

新疆鸿泰恒业石化有限公司20万吨/年粗苯精制技术改造项目。 李亚锋 摄

  □本报记者 李亚锋 王志华 孙艺男

金秋时节,伊犁大地项目建设硕果累累。

  10月23日至25日,伊犁州精心组织开展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建设观摩会,伊犁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实地观摩了11个县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近距离感受各县市凝心聚力大抓项目的劲头和热情。

  3天时间里,观摩人员入园区、进企业、下工地,把现场当课堂、把项目当教材,看成绩、比进度、找差距、学经验,在交流中理思路、鼓干劲,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目之所及,新项目新亮点不时涌现;心之所感,新理念新气象竞相流涌。各县市一浪高过一浪的项目建设热潮背后,是伊犁州强化“项目为王”,增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加大强链延链补链力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建设美丽新疆作出伊犁贡献的生动实践。

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不断深化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筋骨”。在新源县,走进总投资55亿元的伊犁绿峰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项目依旧保持着全速奔跑的“速度”和“热度”,涌动着奋勇争先的激情与活力。

  “项目8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目前镀热镀锌生产线、光伏支架生产线和拔丝生产线已完成安装,正在调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巨型钢铁‘产业联盟’,推动本地钢铁产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全面转型升级,带动物流运输、仓储、外贸、服务等行业发展。”项目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向观摩人员介绍进程。而这只是伊犁州各县市聚焦“8+1+1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选商引资,推动产业链条不断拓展深化的一个缩影。

  伊宁县围绕新能源产业集群,实施的55亿元国锦科技新能源装备制造园项目,建成后年产200套5—10兆瓦陆上风电整机及核心部件,有望成为新疆乃至中亚区域风电产业的核心供应商。霍尔果斯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中金科技产业园项目,年产30万辆新能源摩托车,产品供应中亚、中东、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打造集汽车汽配展览、整车销售、配件销售及跨境配送、维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汽车城……

  一个个开足马力建设的大项目,不仅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且通过串珠成链不断壮大产业集群集聚态势,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新能源全产业链初具规模

  光富、风好、地广,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伊犁州的礼物。在这片充满无限“风光”的沃土之上,伊犁州各县市聚焦高质量建设“8+1+1产业集群”需要,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积极探索向“光”而生、御“风”而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改革新路。

  在奎屯市开干齐乡、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二区、奎东特色产业园,深蓝色的光伏发电板一排排井然有序地铺设在地上,充足的阳光照耀在上面,熠熠生辉。这是中绿电奎屯市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一线现场。

  今年,中绿电分别在奎屯市投资建设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尼勒克40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190亿元,建成后两个项目预计发电量75亿千瓦时,预计年节约原煤252.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85.5万吨,将有力助推州直新能源产业发展。

  观摩中记者了解到,在“双碳”目标下,伊犁州新能源行业正不断刷新亮眼的成绩单,填补河谷产业空白。

  霍城县引进29.5亿元的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建设项目,是全州第一家落地建设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填补了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空白;霍尔果斯市引进5亿元的聚格新能源储能电池加工项目,补齐了新能源“储能”缺口;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实施20亿元的1.5万辆新能源客车、专用汽车组装项目,填补了伊犁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空白;奎屯市引进21.5亿元的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可24小时为园区企业提供每小时150吨的高温高压蒸汽;伊宁市实施5.6亿元的光储充、换、放一体化示范站建设项目,有效降低伊宁市公共交通污染物排放……

  如今,一条条光伏发电产业正在伊犁州加快布局和紧锣密鼓建设,已初步形成从电池材料到储能电池,再到新能源发电基地,到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条,不仅强化了各园区要素支撑,构筑起各县市加速发展的“电价洼地”“环境佳地”和“发展高地”,还为州直新型工业化发展拓展了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巩留县10.5亿元的国容电子年产3000万平方米中高压化成箔项目,其生产的产品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光伏风能发电、人工智能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将有效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聚集发展。霍尔果斯市20亿元的超纯金属材料制备及高端电子粉体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效应强,建成后主要供应国内多地高新技术企业。新源县20亿元的光电柔性玻璃盖板生产项目生产的产品广泛用于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其他电子设备,为智能制造产业聚集打开了空间。

  截至目前,随着多家行业领先、专精特新型“小巨人”企业落地伊犁州,一个个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融合丰富产品供给

  游在山水间,住在风景里。走进昭苏县喀夏加尔镇小别迭旅游度假区望湖庄园,流水潺潺,秋色怡人。

  由新疆翰丰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2亿元的望湖庄园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今年6月开工,9月已投入使用。

  该项目负责人贾兵介绍,为迎接今年的冬季旅游,景区将借助自然资源优势做好冰雪文章,以滑雪、溜冰、冰雕展、冰上运动等项目为抓手,吸引游客来感受昭苏冬季美景。

  今年以来,伊犁州深挖优质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统筹“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保障,着力提升重大项目“谋”的水平、“推”的力度、“服”的能力和“落”的速度,精心做好“快进慢游”“四季皆游”文章,切实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30亿元的霍城县果子沟阿力麻里项目今年8月开工,计划2024年5月投入运营,项目主要突出果子沟景区“伊犁第一景”的优势,全面提升果子沟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预计2025年可吸引游客70万人次。伊宁市、新源县实施的华美胜地酒店集群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高端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察布查尔县实施总投资5亿元的农文旅示范项目,融合农业种植、水产养殖、文旅观光等多业态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城市的中央会客厅,极大提升城市配套服务水平,助推当地三产融合发展。巩留县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信尧商旅综合体建设项目,将打造集酒店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地标,为游客提供更为舒适安逸和便捷的个性化旅游体验。

紧贴发展保障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总是紧密相连。在特克斯县,投资5645万元的农副产品批发展销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项目经过3年建设,今年7月已投入运营。项目的建成为特克斯县提供了稳定、集中、规范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在保障群众丰富的日常农副产品供应和可靠的食品安全的同时,也为县城周边菜农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极大促进了特克斯县农副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业的集群发展。

  该项目是今年以来伊犁州各县市谋准谋实重大项目,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缩影。

  在尼勒克县实施的西部片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可解决11.7万亩耕地和草场灌溉问题。总投资11.88亿元的伊宁市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将有效解决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形成以市政污水处理为基础的生态产业链。察布查尔县实施的南岸新区—察布查尔县天然气输气管线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为伊宁市南岸新区及察布查尔县区域提供充足的天然气资源,将有效解决乡镇4.1万户居民生活用气需求。奎屯市实施的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居民用户、工业企业稳定生产供应优质清洁燃气、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观摩中,一个个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向前推进,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让群众真切享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