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沟村民宿。 张新龙 摄
霍城县大西沟乡麻子沟村,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被青山环抱的江南风格村落。深秋之际走进村子,远处皑皑雪山绵延起伏,满山的红叶染红山岗。一幢幢黛瓦青屋、错落有致的徽式特色民宿,灯笼高挂,小溪贯穿着整个村落。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道路、缤纷多彩的徽式景观、统一整齐的特色民宿、现代智能的游客服务中心。
这是该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景象。
麻子沟村毗邻国家4A级景区中华福寿山,主要以种植林果、薰衣草等经济作物为主。霍城县瞄准旅游产业发展巨大空间,引导麻子沟村村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深挖旅游资源,通过引企业、建民宿、兴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启了破茧成蝶的蜕变之路。麻子沟村2023年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村581户1759名村民搭上了“旅游快车”。
为了改变麻子沟村“守着旅游的‘金饭碗’、过着要饭的‘苦日子’”的局面,村“两委”鼓励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120万元,成立了麻子沟村云间农牧民民宿合作社,引进伊犁桃缘文旅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打造桃花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整合流转种植5000亩林果基地,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村民”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经营项目,建设多功能乡村旅游示范区。
1996年从外县嫁到村里的杨玉兰说:“吃上‘旅游饭’后的麻子沟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风景如诗如画,道路、村民们的房前屋后都拾掇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也特别方便,而且还有很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选择,每年在家门口就能挣5万多元。”
环境好了,旅游服务水平也要跟上。麻子沟村从旅游的接待、服务、导游等方面对全村参与旅游服务及接待的260名村民进行培训,讲解接待文明礼仪,增强村民旅游接待服务的规范意识,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
11月2日,游客达尼亚尔·叶尔兰说:“我们每年都来大西沟两三次,到中华福寿山、麻子沟村游玩,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很开心。这里可以春天赏花、夏天赏景、秋天采摘、冬天赏雪。”
民宿、农家乐火爆的同时,麻子沟村又将目光盯在了发展庭院经济上,动员村民修缮自家的院子,修整外立面、打通上下水,打造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主的江南徽派风格小院,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山水相接,栽种冰菊、月季、鼠尾草等植物,发展“一家一特色”的庭院经济。目前,已有19户示范户被评为“美丽庭院”。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将现有房屋、空闲庭院改造为民宿、农家乐,扩大生态庄园、农家乐、民宿规模,由企业主导经营,吸纳村民参与经营或管理,推广“集市展卖+庭院采摘”新营销模式,鼓励沿路群众利用小商品展柜售卖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截至目前,共打造主题民宿庭院30余家。今年,麻子沟村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
“大西沟乡将结合麻子沟村实际,进一步延伸旅游相关产业,打造集休闲民宿、特色餐饮、高山林果、运动娱乐、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大西沟乡党委书记任艺说。 据《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