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吴秀芳:用真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时间:2023年11月28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几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用伟大的母爱抚养8个孩子长大成人,捐资助学圆了400多个各族贫困孩子的求学梦,她就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多项荣誉获得者吴秀芳。 “吴妈妈,我们来看您了!” “我开了个兴趣班,每天给孩子们教琴棋书画。”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苏丽娜搀扶着父亲来到察布查尔县退休职工吴秀芳家。 回想起当年,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苏丽娜遭遇父亲突患脑梗的厄运,是求学还是在家照顾父亲?这让自幼生活在单亲家庭的苏丽娜迷茫不已。得知此消息的吴秀芳帮助苏丽娜向县民政局和妇联争取到5000元帮扶资金,又拿出1000元将苏丽娜送进了大学校门。 在吴秀芳的资助下,苏丽娜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她最感激的就是这位锡伯族妈妈。苏丽娜说:“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是吴妈妈点亮了我心中的那盏灯,照亮了我的大学梦。” 然而这位乐于助人、出手大方的吴妈妈家里并不富裕。20多年前,一场无情的车祸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后来经好心人牵线,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和有6个孩子的崔国新组成了新家庭。为了让这8个孩子吃饱穿暖,两口子每天起早贪黑养牛,挨家挨户卖牛奶挣钱养家。 一次去察布查尔镇政府办理业务,吴秀芳听到有人在谈论3名孤儿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事情。她立马回家和丈夫崔国新商量,想帮助这3名孤儿重返校园。崔国新丝毫没有因为他们有8个孩子要抚养而退缩,坚定地告诉吴秀芳:“想做就去做吧,我支持你,大不了咱俩多干点活。” 从此,捐资助学成了吴秀芳夫妇的一件大事。为了多挣些钱,她和丈夫每天早上6点起床喂牛、干农活,还接连卖掉了家里的20多头奶牛,让孩子们重返校园、完成学业。而她自己连一双几块钱的手套都舍不得买,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 多年来,只要听到谁家有困难,吴秀芳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得知城镇一家哈萨克族低保户因为支付不了工钱,盖了一大半的房子不得不停工,一家6口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她将1500元钱送到低保户家;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交了2000元特殊党费,并向灾区捐赠了价值上千元的被褥等救灾物资;2011年5月,察布查尔县相继遭遇地震和冰雹灾害,她又卖掉了一头奶牛,第一时间前往县民政局捐赠了5000元的救助金;2017年,她将刚刚获得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000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困难家庭学生。她每年捐款捐物超过万元,而自家的年收入还不到4万元。 察布查尔县第一小学五年级(4)班学生阿依谢·司马义曾多次受到吴秀芳帮助,她说:“吴妈妈每年都会给我送来崭新的校服和学习用品,我非常感谢她。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家乡。”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平凡的岁月里做着不平凡的事。年近七旬的她依旧“退休不褪色”,积极发动身边的人加入到爱心公益队伍中。在吴秀芳的带动下,察布查尔县“爱心妈妈”协会从最初的10人增加到现在的150多人,成员遍布全县各个领域,民族团结之花在察布查尔县越开越艳。 吴秀芳说:“一个人幸福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大家都幸福。以后,我还会继续做好帮扶工作,用真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