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

龙

春如海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宿凉州
俞明震
云与雪山连,不知山向背。残日在寒沙,婉娈得月态。
群羊去如水,远色倏明昧。此景夙未历,垂老临绝塞。
地远古愁多,草枯残垒在。天山一线脉,盘旋走关内。
流泉满驰道,千里有灌溉。巍然古重镇,四郊如拥戴。
风吹大月来,南山忽沉晦。莽莽天无垠,静与长城对。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鸟石图

思则得之(篆刻)

云中子(篆刻)

文化润疆

观海听涛
初识王学伟,就感受到他是一位天性淳厚、无意功名的读书人。
王学伟从小习练书法,尤其喜爱草书。几十年来一直研究张旭和怀素的草书艺术。王学伟说自己几十年习练书法,最深的感受就是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之情的艺术,尤其是草书,其中太玄妙深奥了。
超然物外,乘物游心,这是一个艺术家对书法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毛笔虽软,气势却硬,能勾勒挺拔劲健的线条。欣赏王学伟的草书,笔势宛如耿直的脊梁,在笔锋的引领下,墨在宣纸上不断幻化生成奇逸、曼妙的点线,在心灵的召唤中,在手指手臂的挥动下,创造出生命绚烂的乐章,生命在书写的过程中延伸,并享受着独与天地往来的大快乐。
书写是书法家的生命状态,沉浸在自由世界,喜怒哀乐全在笔锋触纸的那一瞬表现出来。看王学伟的书写过程就是一种享受,随着毛笔在纸上提、按、顿、挫的转换节奏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营造出纯粹的精神乐园。草书,讲究的是流畅,无论是单字还是几个字,笔画都在流动,牵丝引带,笔画相连,流畅自然,用笔婉转流动,一气呵成,有“一笔书”的境界。草书行笔率意随和,而力量沉雄,墨色浓重,显得粗细变化,疏密得当。有诗人曾形象地描述草书是“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王学伟说,写草书有如高山垂石,似长江之水一泻千里而心手相畅。数十年的专心致志,不仅其书法功底至深,而且在花鸟绘画、篆刻等方面也有不俗的成就,这其实也滋养了其草书的气、韵、意、趣。
(赵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