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伊宁讯(记者史雪红 通讯员安娜马兰)“成功!”随着最后一块结石被医生从患者体内取出,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爆发出欢呼声。
近日,在5G通信技术的辅助下,通过国产机器人设备,在一个跨越伊犁州与江苏省5000公里的虚拟“5G空中手术室”里,江苏省人民医院与伊犁州友谊医院两地联合协作,在5G远程机器人超声引导下,对伊犁州两名复杂结石患者成功实施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这在北疆属首次。
2月3日11时,州友谊医院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通过5G通信技术辅助,远在5000公里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叶新华教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互联网诊疗中心娴熟地操作着州友谊医院手术室内的国产5G机器人,从远程医生端发送的操作数据被加密传输到患者端手术机械臂实施手术。而在州友谊医院手术室内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杨杰与州友谊医院手术团队则在远程超声机械臂的引导下,两台手术均历时不到40分钟就顺利结束了。
“5G通信技术与国产机器人技术的完美结合,是苏伊两地共同完成高难度外科手术的有力保障。”杨杰说,此次手术标志着伊犁州外科手术从单纯的床旁机器人时代向5G远程机器人手术迈进,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投射边疆迈出坚实的一步。今后,虚拟“5G空中手术室”将成为跨越时空完成高难度手术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真正做到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我感到非常自豪,这次手术给了我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不仅为伊犁州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实现了我的个人价值。”两名患者的手术成功实施后,杨杰谈到此次伊犁之行的感受时说,2023年5月,他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医疗援疆工作,此次来到州友谊医院,通过实施苏伊两地5G远程机器人超声引导手术继续开展援疆工作,旨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手术现场,两地远程示教工作也同步开展。
“这种手术模式非常好。”州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宏林说,通过远程机器人协助开展微创手术,患者的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极大减轻了患者异地就医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快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诊疗与技术水平,真正起到了高效“传帮带”的作用。
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伊犁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曾荣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互联网诊疗中心,通过视频连线说,要充分发挥医疗援疆先进医疗技术与医生的聪明才智,有效提高受援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科学高效帮助患者康复,不断增强伊犁州各族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8日,两名患者已康复,生活能够自理,其中一名患者已办理出院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