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西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资料图)
□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水草丰茂、环境优美、牛羊成群,草地里“长”出云朵……这些吸睛的标签,让巩留县恰西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新疆又一个新晋网红草原。自4月15日以来,这里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恰西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距离巩留县城约78公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打造,是巩留县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景区有高山草原、羊群毡房、林海松涛、小溪飞瀑,自然风光优美。以前,景区游客以巩留县当地居民为主,之后外地游客不断增多,景区成为摄影爱好者、徒步爱好者喜爱的小众景点。
“因为地处河谷,雪融化早,景区4月中旬就绿草成茵,属于当地较早变绿的草原。”巩留县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行善说,抓住“草原变绿早”这个特点,景区及时推出露营、歌舞等活动,迎接踏青的游客。
2022年4月起,巩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英卡尔·巴合提开尔地开始拍摄“恰西草原变绿早”系列视频,吸引了一些自媒体旅游博主、做小众线路旅行社的关注。
去年,自媒体“安利”为当地带来一波流量,景区乘势而上,举办宣传语征集活动、推出“恰西值得”热门话题等,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草地上怎么“长”出云朵?很多人被这个有趣的话题吸引。英卡尔介绍,恰西画卷景点有很多高坡,在这里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就像云朵从草地上“长”出来似的。
近年来,当地不断对景区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为游客提供更便利和舒适的出游环境。现在,游客在景区平均停留时间为5小时,景区有酒店、民宿、毡房、露营地等住宿业态,可以接待1600人过夜。不但有姑娘追、刁羊等传统活动,还有酒吧、乐队等时尚元素,低空飞行也即将和游客见面。许行善说:“我们将引进更多适合草原的业态,让游客能更好地感受草原的魅力。”
今年2月,恰西乐队成立,4名队员,不定期在景区演出。25岁的乐队队长兼主唱、吉他手塔力哈尔·阿亚特拜克,是一名返乡大学生。家在巩留县的他说:“希望更多人来草原听我们唱歌,和我们一起跳舞。”
在恰西民俗体验区里,飘出烤肉、抓饭的香味,45岁的巴哈尔别克·阿布地其阔尔正忙着为游客准备晚餐。他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对景区感情很深。2013年,他成为当地最早开牧家乐的牧民之一。2018年,巩留县为了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为经营户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打造了恰西民俗体验区。第一时间搬入恰西民俗体验区的巴哈尔别克,现拥有两顶毡房、一栋小木屋,“有水有电有污水处理设施,太方便了。以前只能做奶茶、抓饭,现在我们能做各种各样的美食。”除了养牛放牧,旅游每年能为巴哈尔别克增收5万元。
现在,恰西民俗体验区有上百顶(栋)毡房和木屋,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住宿、餐饮、购物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各种美食,还可以体验制作奶茶、打馕、做酸奶疙瘩、做手工果酱带来的快乐。
恰西国家森林公园和塔里木景区还联合打造了33公里的恰塔环线,沿途景观层次鲜明,有草原、森林、溪流,还有自驾爱好者喜欢的涉水路面。英卡尔说:“数据显示,去年恰西国家森林公园景区77%的游客是自驾游客。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自驾游优势,打造更好的产品,吸引更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