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自治州两会特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两会话题】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牧歌”

时间:2025年01月14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本报记者 杜磊 本报通讯员 关寒宇

今年的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调整‘粮经饲草’种植结构,主攻优质牛羊肉生产、扩增家禽产能、做优马驼产业、稳定奶业生产、推进生猪产业转型,稳住良种母畜基本盘,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不断提升农畜产品供应能力”,引起了参加自治州两会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奏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牧歌”,也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

  州政协委员、福海县大尾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占林从事畜牧业多年,其经营的集牛羊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农牧企业,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实现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企业每年屠宰羊7万只左右、牛1.5万头以上,畜产品主要销往阿勒泰、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

  “针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我们企业为养殖厂、饲料加工厂购置了自动化设备,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马占林说,“我们的畜产品主要在疆内市场销售,由于运输成本比较高,企业开发的肉类分割产品在内地市场不占优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建立了农产品发货云仓,助力销售农副产品,这一举措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利用好现代物流体系,是让新疆优质畜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国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搭建物流运输平台方面做足文章,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州人大代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加尕斯台镇努拉洪布拉克村牧民加尼斯·哈那提别克对畜牧业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畜牧业是广大伊犁农牧民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也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养殖技术较落后、市场波动较大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加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完善畜牧业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测预警,稳定畜产品价格,保障群众收益。农牧民也要加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畜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州政协委员、伊犁州动物卫生监督所四级主任科员布丽布丽·艾则孜认为,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应当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打造优质畜产品品牌,因为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通过培育和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畜产品品牌,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畜牧业的提质增效。

  布丽布丽·艾则孜介绍,近年来,伊犁州直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畜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牲畜品种改良这一重要的工作,这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去年,伊犁州直坚持把牲畜品种改良作为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行黄牛冷配、选种选配、哈萨克羊提纯复壮、肉羊商品经济杂交、多胎羊繁育等措施,推行地方品种的选育提高,提升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增加农牧民收入;年完成牛人工授精40.51万头以上,位居全疆第一,人工授精怀胎率达85%以上,冻胚移植怀胎率达45%,居国内先进水平;开展肉羊商品经济杂交,年完成肉羊商品经济杂交38万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