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塔斯阔拉冬草场的牧民吐尔汗别克·乌木勒阿吉正在和家人贴“福”字。 李亚锋 摄
□本报记者 李亚锋 陈天金
越冬放牧点是牧民们凭借世代积累的经验,在冬季为畜群精心挑选的防寒避风之地,俗称“冬窝子”,多隐匿于环形山谷、盆地等凹陷地区的向阳面。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1月25日—26日,记者来到新源县、尼勒克县的冬季草场,看牧民新变化,感受冬窝子里的浓浓年味儿。
当日10时,记者从伊宁市出发,驱车4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新源县塔斯阔拉冬草场。
开阔的冬草场上,只见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踱步觅食,它们时而低头啃食着稀疏的牧草,时而抬头张望远方,仿佛在享受着冬日的宁静。半山腰处,一幢白色的房屋静静伫立,这便是新源县塔勒德镇喀尔哈勒村牧民吐尔汗别克·乌木勒阿吉的家。
尽管室外蓝天白云,但气温已降至零下25摄氏度,寒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刚到门口,看门的狗便狂吠起来,那叫声划破了寂静的空气,惊动了正在喂羊的吐尔汗别克·乌木勒阿吉一家。
“我家有110只羊,目前已收获了50只小羊羔。”吐尔汗别克·乌木勒阿吉的儿媳妇卡提古丽·特别吾别克边说,边迎了上来,随后热情地领着记者走进政府免费为他家修建的牧民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
记者看到,新房屋门上已贴上了精美的春联、火红的“福”字,在大山深处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暖流裹着家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这个新居由砖墙和彩钢顶构成,20平方米的小屋里,窗户明亮,榻榻米整洁如新,火炉、一氧化碳报警器、灭火器、水桶等设施一应俱全。卡提古丽·特别吾别克正在煮冬宰的肉,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节日晚餐。
说起政府免费为他家修建的牧民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吐尔汗别克·乌木勒阿吉乐得合不拢嘴。他说,以前自建的土房子结构简单粗糙、漏风漏雨,安全隐患大,现在的新房子安全又暖和。说着,吐尔汗别克·乌木勒阿吉端起手边的奶茶,与大家碰杯。
采访中,记者偶遇喀尔哈勒村党支部书记松沃拉·达列勒汗来慰问住在冬窝子的牧民。
松沃拉·达列勒汗说,春节来临之际,特地走访冬窝子的牧民,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最远一家人”。
新源县住建局一级主任科员努尔波拉提·叶尔阿勒告诉记者,2024年,新源县共摸排了122户牧民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存在的安全隐患,争取自治区补助资金366万元,不仅改善了冬牧场牧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更为牧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尼勒克县乌兰达阪冬草场,遍地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在这寒冷的冬天,室外虽然天寒地冻、寒气袭人,但牧民们的家中却暖意融融。
记者走近牧民马合沙提·赛尔江家时,屋内欢声笑语不断,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记者好奇,推门进去,看到前来慰问的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的干部们和马合沙提·赛尔江一家正在载歌载舞喜迎新春佳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相互拜年,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冬窝子。
马合沙提·赛尔江是新疆大学大三学生。谈话间,提起早年的冬窝子,他眼中闪过一丝感慨,用“苦”和“累”两个字概括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他说,以前屋子顶多十平方米,一张大床榻、一个炉子,还有一个小角落用来做饭,整个屋子就满满当当了。墙壁都是用石头和土砌成,屋顶也是木头和土,根本抵御不了呼啸的狂风和彻骨的寒冷。
“可现在不一样了!”马合沙提·赛尔江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父母在山里放羊,住在这热乎的房子里,心里头那叫一个高兴。”他感慨地说,在新建的房子里生活,一家人的幸福感就像春日里的花,慢慢地绽放开来。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所以,他要把冬窝子里的幸福生活拍下来,向更多人分享他们的快乐。
在前往尼勒克县乌兰达阪冬草场的路上,尼勒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居办主任陈炯告诉记者,尼勒克县山区多,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冬窝子相隔两三百公里,最近的也在30公里以上。2024年,全县摸排出902户牧民越冬放牧点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山路不好走,在建牧民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时,他们采取推土机开路、用马驮等方式,在10月之前,新建以轻钢结构为主的牧民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902个,保障了牧民转场冬窝子后能安心生产生活。
据了解,2024年自治区和自治州把推进牧民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建设列为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伊犁州各县市全面排查越冬放牧点的安全隐患,采用砖混、轻钢、装配式等房屋结构形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
州住建局抗震处干部胡宗琪告诉记者,由于部分越冬放牧点位于车辆无法抵达或道路崎岖的山区,工程建设非常困难。在修建中,各县市不仅协调当地牧民组建骆驼队、马队帮助施工单位运输材料,个别县市还使用大型无人机吊运建筑材料,确保按时交房。目前,州直已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2996座牧民越冬放牧点,并全部完成重建工作。曾住在土坯房或石头房的牧民,如今全都搬进了新建的越冬放牧点生产用房(居住),既安全、温暖,还有颜值,大大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对比过去与现在,冬窝子的牧民们感慨万千。尼勒克县牧民沙布尔哈孜·努拉勒拜激动地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我们牧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采访后记:
冬窝子居住条件的改善,无疑是牧民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好的真实写照。如今,置身于冬窝子的新式住房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牧民群众那如蜜般甜美的生活,以及他们发自内心深处、从心窝窝里溢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