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法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一个派出所缘何收到387面锦旗

时间:2025年03月08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本报通讯员 房佳伟 王萌

3月4日,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兵团第四师霍城垦区公安局沟口川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消息传来时,该所部分民辅警正在孤寡老人张云霞家,了解其近况。老人说:“有你们经常来看我,我不孤单。”

  该所教导员郭长峰对笔者说:“这份荣誉很珍贵,我们要继续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郭长峰的话也是该所全体民辅警的心声。

  沟口川派出所位于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亮剑之团”66团,是个有着41年历史的“老所”。作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该所坚持把雷锋精神作为一份情感来守护、一种传统来弘扬、一份使命来担当。

  住在68团乐和养老院的老人方云世曾对沟口川派出所阳光花苑警务室辅警尹明康说:“有你,我有了家,有了家人。”暖心话语的背后是一段延续多年的警民情。

  现年76岁的方云世漂泊半生。2017年,尹明康在社区走访时,发现了蜷缩在废弃平房内的方云世,当时的他没户口、没亲人、没住所。看着和自己父亲差不多年纪的老人,尹明康很心疼,决心帮助老人安度晚年。他根据老人讲述的碎片信息,奔波在新疆、四川两地,走访曾经与老人一起工作的煤矿工友等,写下2万余字的调查材料,只为帮老人恢复身份。其间,为让方云世不再流浪,派出所民辅警主动为老人寻找合适的住处,逢年过节轮流去探望。

  2023年,经过多方协调,方云世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户口簿。2024年春节前,派出所又联系68团乐和养老院负责人,让他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派出所全体民辅警的座右铭。该所因三代民警接力照顾孤寡老人李桂英的事迹,在2013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因青年民辅警帮助苦寻家人25年的刘飞与亲人团聚的事迹,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因先后成功劝阻916名群众免遭电信网络诈骗,止损110余万元,被兵团总工会授予“兵团工人先锋号”荣誉。

  “学雷锋、做雷锋”成了派出所民辅警的习惯。近年来,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该所先后建立“警盾”志愿者服务队和“金梁义警”队伍,打造“三个一”(即一民警带一辅警带一支义警队伍)的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将辖区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024年10月,民警雷德治带队进行夜间巡查时,在网格员的帮助下,抓获5名流窜盗窃人员。该所循线追查,一举破获盗窃案22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派出所以“忠诚铸警魂、亮剑护民安”党建品牌为依托,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构建“红色联盟”,搭建警民“连心桥”,织就治理“安全网”。

  随着辖区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的加大,派出所创新为民服务举措,打造“雷锋号流动服务车”,依托24小时值班制度,开通“雷锋号服务热线”,全天候为群众提供警务咨询和服务。推行公共服务“网上办、就近办、上门办”,采取户籍窗口前移至警务室等便民利民举措。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至今,派出所为群众上门办证、送证3万余次,为中高考生开通“绿色通道”办证451人次,线上解答群众疑难问题5万余次。

  在派出所荣誉室里,叠挂着许多鲜红的锦旗。据统计,该所已收到387面锦旗,每一面都代表着群众对民辅警工作的认可与赞扬。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我们是新时代的人民警察,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郭长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