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乡村振兴进行时】托格拉克乡:“延链强链”牛产业 增收富民促发展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工人正在包装酸奶疙瘩。   杜磊 摄

  本报伊宁讯(记者杜磊通讯员高红叶)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是激活乡村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举措。近年来,伊宁市托格拉克乡就将畜牧业养殖优势、区位优势和饲草料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扶持、鼓励、引进畜产品生产加工小微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牛效益”,让群众增收致富更有奔头。

  托格拉克乡位于伊宁市东郊14公里处,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长期以来,村民们不断在牛羊养殖产业中探索新的增收渠道,这也是该乡畜牧业较为发达的主要原因,目前,全乡共有养殖户717户,其中养牛户达518户。为了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托格拉克乡党委、政府明确乡村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从扶持村办企业、养殖合作社等方面着手,不断带动畜牧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月24日,在托格拉克乡萨依托格拉克村的伊宁市牧技愿养殖技术服务合作社生产车间,包装机持续运行,工人们正加紧生产客户订购生鲜奶。

  “现在,我们已经和乡里40余户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每天收购牛奶200公斤左右,经过检测、杀菌、包装等严格工序后,销往伊宁市市场。”伊宁市牧技愿养殖技术服务合作社副总经理阿布都沙拉木·买买提说。

  该合作社从2024年10月份开始筹备,由5位养殖户自筹资金100万元,并享受中央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补贴100万元进行建设,今年3月3日合作社投入生产,并为5名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

  阿布都沙拉木说:“合作社所在的萨依托格拉克村养牛村民较多,合作社建立以后,解决了村民售奶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合作社刚刚步入正轨,我们要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增加销量,将来能够收购更多的牛奶,带动群众增收。”

  养殖户艾孜木·卡德尔家的牛奶主要销售给合作社,通过检测后,每天可售80公斤。“合作社员工直接上门收购,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挤奶机,牛奶更加卫生,我们卖牛奶也方便多了。”艾孜木说。

  当日,在该乡冷象食品加工坊的包装车间内记者看到,工人们将一个个刚生产出来的酸奶疙瘩进行包装,目前该加工坊日处理鲜奶1.5吨。

  冷象食品加工坊于2021年在托格拉克乡托格拉克村成立,依托自身养殖场和收购本乡村民家的牛奶,生产酸奶疙瘩、酸奶、奶渣、奶酪等产品,产品主要销往伊宁市。冷象食品加工坊吸纳了10名村民从事制作、包装等工作。今年,该加工坊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新建厂房已经完工,待设备到位后将投入使用,届时牛奶日处理能力将提高到5吨。

  托格拉克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阿布力米提·阿布都拉告诉记者:“今年,托格拉克乡小微型企业发展得比较快,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也提供了就业岗位,全乡有718名群众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2.3万元。今后,我们将持续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不仅让老百姓的农畜产品销路顺畅,还要卖出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