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伊宁市:就业赋能行动为残疾人点亮人生路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学员在奶牛养殖基地参观学习。  孟霞 摄

  本报伊宁讯(记者孟霞)戴上助听器专注记录奶牛养殖知识,拄着拐杖近距离观察奶牛饲养情况,坐在轮椅上飞快地记录……3月25日至27日,伊宁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筑梦启航”就业赋能行动,为30多名残疾人学员开启了一次特殊的职业探索之旅。

  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畜牧专家量身打造的“现代奶牛养殖”课程成为焦点。“泌乳期饲料配比要精准到千克”“高产低产奶牛要分群饲养”“青年牛不能喂养得太好”,理论课上,授课老师特意放慢语速,配合电子版书把复杂的养殖技术拆解成可视化流程图。患有眼疾的学员阿卜杜拉·图达洪在笔记本上写道:“原来每滴牛奶背后都有科技密码。”

  实践环节将课堂搬进了伊宁市英也尔镇奶牛养殖基地。走进奶牛养殖参观通道,学员们亲眼见证了饲料的配比、喂养、自动化上料、喂水以及挤奶厅里的工作模式。基地负责人介绍,一头泌乳期奶牛一天的饲料配比是:12公斤左右的精饲料、最低5公斤的苜蓿、26公斤青贮,一头奶牛平均一天的饲料成本在66元。“这些奶牛每天的伙食费66元,比我们吃的还讲究!”阿卜杜拉·图达洪幽默的感慨引发阵阵笑声。他告诉记者:“这次培训非常有意义,经过理论学习掌握基本养殖技术,通过现场观察知道了养殖技术中的窍门。我原计划今年买院子养牛羊,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理论+实践只是起点,我们正在构建‘培训—见习—就业’闭环。”伊宁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江杰表示,这次他们就是一边开展培训一边邀请企业走进学员中开展招聘活动,目前已经有3名学员与企业达成见习意向。此外,本期所有的学员都将纳入拟就业人员信息库,残联也将联系已经开放挤奶工、质检员、饲养员等适配岗位的企业,助力学员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以后咱们残疾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赵江杰表示,今后还会针对残疾人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直播带货、烘焙等方面的培训,加大教育培训和就业方面的服务力度,让残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助残计划”的深入推进,伊宁市已经开展了按摩、美容、非遗手工制作等10期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覆盖565名残疾人,累计帮助近200名残疾人上岗就业。正如学员代表马富兰所说:“当我们掌握了打开职业之门的钥匙,残缺的身体也能撑起完整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