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芳 来迪娜 本报通讯员 克拉然
推进伊犁大气环境整治是伊犁州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伊犁州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实施“一企一策”污染治理措施,有序推进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确保2025年伊犁州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3%,PM2.5年平均浓度控制在38.9微克/立方米以下,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2.5%以内。目前,伊犁州直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800吨,减少煤炭消费量1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
4月25日,伊宁市艾兰木巴格街道巴依库勒社区正在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施工人员在居民阿依西古丽·吾斯曼家里安装空气能。
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家以前用煤炉,灰尘、煤烟很大,也不方便,看到邻居家都安装了空气能,觉得非常好。现在国家有补贴,原价2万多元,我只花了几千元就用上了空气能。”阿依西古丽笑着说。
艾兰木巴格街道共有平房住户2500户,占辖区总户数的1/4,巴依库勒社区90%是平房区,冬季取暖基本采用煤炉,不仅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还存在安全隐患。2024年,该社区实施了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目前70%以上的居民已经完成清洁取暖改造。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伊宁市大力支持清洁取暖改造,对安装空气能给予补贴1.2万元,煤改气补贴1万元,极大减轻了居民负担。目前,3万多户居民家庭完成清洁取暖改造。
艾兰木巴格街道党工委委员张晓毅介绍,街道全力推进和推广清洁能源改造工程,从去年开始,积极对接上级部门,选优选好清洁取暖项目,同时申请补贴,最终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引进煤改空气能项目。这个项目每家每户补贴1.2万元,低保户费用全免,电价每度0.22元。2024年以来,街道共安装改造1600户。
据了解,2024年以来,伊犁州积极推动散煤治理,完成清洁取暖改造38697户,完成率达107.4%;完成123座农业生产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淘汰完成132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伊犁州加强源头防控,促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一企一策”为精准治污抓手,通过技术帮扶、政策支持和动态监管,推动重点企业完成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全力书写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答卷,让生态改善与民生福祉实现“双向奔赴”。
日前,在伊犁恒辉淀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作为霍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具备年产12万吨淀粉及附属产品的规模,年加工玉米原料18万吨,年产值超3亿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霍城县生态环境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围绕“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指导企业投资188万元实施系列减排项目,更新高换热效率独立省煤器,将锅炉排烟余热转化为生产热能,搭建冷凝水闪蒸汽余热回收系统,实现蒸汽日节约量16吨,升级高效能炉排片,优化燃煤燃烧效率。一系列改造措施使企业年节约标准煤超4000吨,同时对脱硫、除尘设施进行迭代升级,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霍城县生态环境局专项工作组通过技术帮扶、政策支持和动态监管,推动重点企业完成节能减排转型升级。
伊犁恒辉淀粉有限公司锅炉主管邓天亮说,截至2024年12月,5项治理措施全部完成,累计减排污染物4.153吨。企业将持续深化节能减排,2025年规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1台70吨/小时流化床锅炉及配套设施,预计同等产气量下每年省煤3100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截至目前,伊犁州直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4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数量位居全疆之首;霍尔果斯片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被自治区择优推荐至生态环境部。2023年、2024年共争取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项目12个,获得资金支持2.868亿元,推动了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2025年,伊犁州将紧盯推进大气环境整治这一民生实事,进一步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着力打好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强污染源头防控,坚持以天蓝地绿水净的绿色财富造福群众。同时,规范和优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坚持柔性执法护航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