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水稻田,农业专家对秧苗进行管护作业。 李亚锋 摄
本报伊宁讯(记者李亚锋 陈天金通讯员克拉然)小满至,万物秀,农事正当时。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伊犁河谷各县市迎来夏粮生产关键期。各地农户与农技人员抢抓农时,围绕小麦灌浆管护、水稻插秧等重点农事展开劳作和指导,为今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降水天气过后,种植户正弓腰忙碌,将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水田。
“今年公司种植了近1万亩水稻,小满前后必须完成全部插秧,这关系到后期产量。”新疆疆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马广明说。得益于当地适宜的气候和成熟的种植技术,去年该县水稻已实现千亩、万亩连片高产。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奉斌透露,察布查尔县水稻通过推广新品种、应用高效栽培技术,计划实现百亩、千亩、万亩单产增产10%以上。“目前秧苗已进入插秧期和返青期,只要后续管护到位,丰收基础十分稳固。”他信心满满地说。
小满时节,夏熟作物进入生长关键期,霍城县的小麦正值籽粒灌浆“黄金期”。在广袤麦田里,农技服务小队正开展“一对一”田间指导。
伊犁伊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库德热提·加拉衣丁蹲在麦田里,随手剥开一株麦穗:“通过观察麦粒饱满度,能判断灌浆进度。现在要重点做好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预计6月下旬进入收割期,今年预计亩产可达700公斤。”
为提升管护效能,霍城县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户”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地引入智能监测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麦田温湿度、病虫害等数据,并建立线上技术服务群,农户遇到问题可随时在线咨询,实现“数据跑腿”代替“农民跑路”。
“科技手段让田间管理更精准,也让农户心里更有底。”霍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布阿依先木·图尔松说。
据统计,伊犁州直今年春小麦播种已完成68.86万亩,完成今年春播计划的96.98%。目前,各县市正围绕“保灌浆、促早熟、防灾害”目标,统筹推进田间管理各项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水稻插秧到小麦管护,从传统劳作到科技赋能,伊犁河谷的小满时节,既是对辛勤耕耘的检阅,更是对秋日丰收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