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织密制度“防护网” 打好治欠“组合拳”

伊犁州全力保障农民工安“薪”无忧

时间:2023年10月27日     来源:伊犁日报汉文版

  伊宁讯(通讯员王生才)今年以来,伊犁州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民工安“薪”无忧工程列为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常抓不懈,通过领导包联、分级预警、部门联动、依法治理,高效保质推进农民工安“薪”无忧工程,切实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按时支付、按期结账。伊犁州纳入自治区预警平台监控在建项目790个,通过监管平台累计为29.82万人次代发工资21.31亿元,“五项制度”综合落实率达99.8%。

  创新工作机制,织密安“薪”无忧监管网。一是领导包联监管,压实工作责任。对500万元以上760个工程项目全覆盖落实县市党委、政府分管领导、部门主要领导包联监管责任制,有力推动包联工程项目无新增欠薪、无重大欠薪隐患,根治欠薪实现从被动灭火向主动预防转变。二是推行分级预警,强化信用监管。在全疆率先建立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分级预警监管机制,综合上年度欠薪投诉情况,分蓝、黄、红三个等级管理,对化解欠薪问题不主动、不及时或存在欠薪隐患的,进行重点监管;对信用良好或能够主动及时化解欠薪问题的,进行一般监管,把有限的人力集中到重点监管项目上来。三是落实行业责任,推动联动治理。将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市场秩序规范、日常监管等任务细化分解到自治州23家根治欠薪成员单位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通过调度分析、绩效挂钩、实地指导等方式,督促各部门落实安“薪”无忧工作任务。将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等部门纳入落实责任单位,从事前、事中、事后推动保障工资支付制度全覆盖。

  坚持源头治理,构建安“薪”无忧治理网。一是实施全天候监管。建立建设工程劳动用工实名制数据库,做好实名制采集、专户签约、平台直发工资等制度落实。各县市紧盯在建工程项目,定期与主管部门比对数据,确保开工项目应录尽录。二是狠抓工资支付“一件事”。紧盯按月支付工资这一目标,制定伊犁州人社局监察员包联县市和实地交叉核查指导工作方案,定期实地核查工程建设项目。伊宁市委牵头在施工建设高峰期,组织开展为期40天工资支付专项行动,推动工资按期加速支付。三是打造无欠薪示范品牌。精心打造标杆项目部,为全州打造无欠薪项目和无欠薪县市树模范、夯基础。2023年6月,自治区农民工安“薪”无忧工程现场推进会在伊犁州召开,对伊犁州工作给予积极评价。

  聚焦欠薪线索,构筑安“薪”无忧震慑网。一是拓展全渠道线索核处机制。把投诉举报线索核处作为检验安“薪”无忧工程的“晴雨表”“报警器”,发挥电话、网络、信访、督办等平台综合效能,州县人社、行业、信访、网信、督察等部门联动处置,实施限期办结制,对欠薪事实清楚的3日内办结、因争议等引发欠薪的2日内转办分流,确保欠薪问题线索得到有效处置。二是探索规范劳动监察执法效能。成立州级劳动监察执法督察组,跟踪督办投诉人多和疑难欠薪案件。三是打造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人社系统劳动监察处和劳动监察支队力量,设立根治欠薪组和执法督查组,推行“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发挥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作用,实现“劳动监察+仲裁调解”速调工作模式。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伊犁就业服务网、伊犁绿河谷网、人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和基层监察社保服务平台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线上线下宣传56场次,发放资料1.2万份,接待咨询5500余人次,线下培训906名施工企业财务、劳资专管员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人员。开展清理行政部门开设专户专项行动,加大保证保函和银行保单推广力度,累计有1159个工程项目使用保证保函缴纳工资保证金,不断为企业减压减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