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车辆正在装运钢材。 孟霞 摄
本报伊宁讯(记者孟霞)3年前还是一片堆满垃圾的地质灾害荒地,如今已成为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钢铁物流园。伊宁市喀尔墩乡巴依库勒村通过盘活100亩闲置土地,引入产业项目,不仅根治了环境顽疾,更蹚出一条村民就业与村集体增收的双赢之路。
巴依库勒村这块地因地质隐患长期荒废,逐渐成为村民垃圾倾倒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2022年,村委会通过村民大会决定引入钢铁产业,打造喀尔墩乡钢铁批发物流园。
4月12日,该物流园负责人刘宝营介绍,团队入驻后,投入600万元进行土地整治,清理垃圾并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新钢材制作、废旧钢材加工、建筑行业相关企业集聚。“这里距高速公路仅1公里,邻近伊宁市消费市场,加上乡政府政策支持,很快形成产业气候。”刘宝营表示。
目前,物流园已入驻50余家商户,年销售钢材2万吨,总销售额超5亿元,为村集体创收41万元。伊犁毅泽鹏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王鹏说,此前公司因场地限制,只能“小打小闹”,如今园区租金仅为市场价一半,且上下游企业集中,一站式采购吸引全州客户,生意规模翻了几番。
物流园的落地,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直接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巴依库勒村村民阿力木江·库尔班江是物流园的一名电焊工,月薪6000元至1万元,还享有社保和医保。“以前打工要进城,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而且收入稳定,心里很踏实。”他笑着说。
为便利工人生活,园区与村委会共同出资16万元建成“雷锋餐厅”,工人就餐不再奔波。
据规划,物流园将再扩建100亩,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仓储与加工能力。刘宝营说,未来目标是将园区打造为伊犁州直县市钢材供应链核心枢纽,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如今,这片曾经的荒地已成为环境整洁、产业兴旺的致富热土。巴依库勒村村委会主任拉莱·热甫开提感慨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盘活‘废地’也能挖出‘金矿’。”